top of page

「漫聚@灣仔」社區空間再創造 以藝術為灣仔舊區創建實驗性「第三空間」


本年7月1日至10月,「漫聚@灣仔」獲市區重建局的「藝術文化融入舊區」夥伴項目支持,將於灣仔舊區多個地點舉行一系列展覽及工作坊。項目由排檔作為藍本,將會在灣仔舊區多個地點創造出充滿藝性氣氛的「第三空間」,供區內外人士參觀並享受這個愜意的臨時空間。活動由本地繩結編織設計師蕭俞(Zoe Siu)策劃,在有限空間中創造空間,並策劃一系列呼應灣仔舊區的藝術活動。

「漫聚@灣仔」為探索人與空間、回憶與社區的詩意旅程,也是一個由下而上的實驗過程,與灣仔居民共同發掘公共空間的可能性。本地設計師、藝術家及攝影師遊走灣仔排檔及舊區街頭,以編織藝術、繪畫、錄像及相片紀錄人們的生活軌跡,並透過排檔檔主的生活及空間運用來思考並嘗試建設社區中可以「Hea」的「第三空間」。

疫情下生活更見空間的短缺,社區中可以創造出令人愜意的公共空間嗎?灣仔是十八區中人均休憩空間最少的地方,區內街道狹窄而馬路稠密,灣仔居民是怎樣使用僅有的公共空間?灣仔街角的排檔經年累月下發展成一個充滿人情味的小社區,Zoe Siu連同藝術家及攝影師們團隊過去三個月在灣仔太原街、交加街一帶進行觀察、對談,走訪了三十六個排檔,觀察這個十字路口的生活面貌,以及生活空間的創意運用,在過程中梳理出排檔獨有的城市生活軌跡。


「漫聚@灣仔」除了「Hea亭流動展覽」展示排檔檔主間有趣的社區足跡外,策展人同時邀請到城市風景畫藝術家雷焯諾(Charlotte Lui)及多媒體藝術家黃淑賢(Elaine Wong),以編織、畫作及訪問錄像紀錄及探索排檔檔主和灣仔街坊的生活空間,更以一系列工作坊,將觀察結果以藝術融合,展示和啟發對公共空間的想像,令人與灣仔社區建立更深刻的聯繫。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