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二月 · 2021 I 新書推介



藝術松創刊號:VR這回事

作者 | 方志軒、王柏偉 等

出版 | 財團法人數位藝術基金會

出版月份 | 2020.11


2018台灣數位藝術中心成立的同時,一併設立了「松學校」(ARThon)平台,鼓勵知識創新與自學。《藝術松》(ARThon)是數位藝術基金會《數位藝述》系列(2011--2015)的延續,為當代台灣數位藝術知識生產的重要園地。除了刊物,基金會也藉由民間力量,創辦藝術「松學校」影音導讀課程、Podcast與刊物出版,引薦許多數位藝術最新思潮。不但成為吸收數位新知的有力媒體,也形成科技創新、藝術實踐與人文思潮的三元並進共構平台。《藝術松》創刊號以虛擬實境為主軸,邀請台灣各領域專家學者,針對虛擬實境議題從不同視野與面向切入探討,包括哲學、美學、產業、藝術創作、訪談與個案研究等領域。這次《藝術松創刊號》邀請到邱誌勇和王柏偉兩位長期耕耘數位藝術論述的專家主持刊物,集結群力透過研究觀念與創作實踐的對話,拓展數位文化的美學版圖。




約翰・凱吉:一位酷兒的禪機藝語

作者 | 彭宇薰

出版 | 藝術家

出版月份 | 2020.11


本書為美國傳奇作曲家美國前衛作曲家約翰・凱吉(John Cage, 1912-1992)的酷兒感性論與禪學哲思。約翰・凱吉是西方戰後最具影響力的精神領袖之一,眾所皆知,他深受東方禪學的薰陶。不僅為音樂界帶來前衛的突破,更參與其他藝術領域,締造無數後現代的作品。約翰・凱吉除了在東西方文化交流上留下可觀的碩果,他在面對當代情慾價值觀複雜的時代,也特別聚焦於情慾在音樂符號形成時所產生的結構化能量,展現相較於文學與視覺藝術更豐富的創意。書中介紹了約翰・凱吉與編舞家康寧漢(Merce Cunningham, 1919-2009)之間獨特的生存觀念與藝術創作態度,讓讀者從文化、社會與宗教的觀點,逐步解讀約翰・凱吉的音樂作品,以及視覺藝術創作中的酷兒特性與禪學思想。書中也融入人類學與心理學的角度,跳脫了制式的思考架構,讓讀者認識不一樣卻真實的約翰・凱吉。




重返神性:作為一個無神論的有神論者

作者 | 朱峯誼

出版 | 朱峯誼

出版月份 | 2021.01


《重返神性:作為一個無神論的有神論者》的書名充滿魅力,在除魅以後的時代重新召喚神性,本身即是迷人。從當代藝術的策展與創作切入,探究生死、鬼神等宗教與靈性的議題。集結六位台灣當代藝術家共同探討靈性及神性藝術作品,也邀請藝術評論人高森信男、印卡、汪正翔、朱峯誼談論台灣當代藝術裡的鬼神現象學,更集結比較了薩滿、新世紀、佛法三大體系,對探究生死鬼神的詮釋及定義。《重返神性:作為一個無神論的有神論者》為2019年於台北水谷藝術展出的同名展覽紀實,藝術家們針對上述靈性與神性議題,藉由藝術作品進行理性研究、思辯與比較。展覽抱持一特殊的智識立場,認為自由奔放且具備反思性的當代藝術,因為免除學術研究的實證標準之限制,反而成了適合的探索工具。本書不但是此次展覽的紀錄,也收錄了座談會的逐字稿,與具體的展覽之間形成豐實的交融對照關連。




邁向王道

作者 | 艾芙烈・葉利尼克 (Elfriede Jelinek)

譯者 | 陳佾均

出版 | 莎妹工作室

出版月份 | 2021.01


此書為諾貝爾文學獎作家葉利尼克 (Elfriede Jelinek) 的劇本首度在台出版,作者從川普當選到就任不到三個月內完成此書,以高度的想像力與象徵的筆法,融合了原本彼此鬆散無關的事物,文筆獨特,混合西方古典文學,以及當代政治批判、流行文化及社群媒體,因此書中既有高雅也有粗俗,神聖世俗並置。葉利尼克採取模仿或嘲諷的手法,以摧毀既存的不合理和陳腔濫調。劇中除了以毒舌、憤怒、冷酷的口吻諷刺川普的同時(但是並沒有寫出川普的名字),也深刻省思社群媒體造成同溫層的訊息分化,以及造成知識份子與庶民階級之間的龐大落差。如同評論者陳玉慧所言:葉利尼克藉由此劇本徹底反對父權,反對社會或政治體制無條件由男性來統治。這時代很多人宣稱女性身體及政治主權已逐漸提升,這些宣稱的人或許可以讀讀葉利尼克這劇本,雖然她的作品極難翻譯和詮釋。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