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於在中國文化題材上的豐富經驗,新域劇團的《豐子愷》,頗具新意,也頗有真意。
豐子愷的故事本身不好講。由香港人用粵語講,則更具挑戰。若老生常談地稱頌其世人皆知的天真與才華,或不遺餘力讚頌其命運多舛下的家國情懷,難免有刻奇之嫌。
導演盧偉力不落窠臼,開篇即從文革起筆:暗燈之下,白發銀須的豐子愷(張達明飾)在寵物阿咪陪伴下,獨對一壺紹興老酒作畫。嘈雜的《大海航行靠舵手》如暗夜驚雷攪動平靜,時代的背景和主角的處境在猩紅色的燈光下不言自明:此時的豐子愷已是『牛鬼蛇神』,身體被無故摧殘,畫作被肆意焚毀,家園隨時被闖入。六個孩子作旁白,發出對命運的質問與宣告:如何獲得希望,能否獲得希望,必將獲得希望。豐子愷的人生畫卷在妻兒的陪伴中徐徐展開。
有關豐子愷資料並不多,但新域劇團的就有限素材演繹出了香港特色,造就幾大看點。其一是簡單不失精巧的舞美排布。那個年代的影像是黑白的,但豐子愷的畫作是彩色的。雖受限於小劇團的成本預算,細節仍見心意。舞台中央以白牆青瓦、石橋水岸造景,還原了江浙民居;女性角色或身著倒大袖短襖配素黑素短裙,或配以海派改良旗袍,顏色以湖藍、棗紅、橙黃為主,展現了豐子愷畫作的生活趣味。
看點二是演員的出色表達。飾演豐子愷的演員張達明,今年年初剛做完癌症手術尚未完全康復,在演出中有一種平靜但執著的堅定感。他身形瘦弱,言語平和,蓄長須著長袍,透露其精神氣質。而演員倪秉郎飾演的李叔同,自然呈現了出家前後之反差,在不多的橋段中流暢推動了豐子愷的角色變化。那首出家前獨佇舞台一隅演唱的《送別》,令在場觀眾無不動容。
看點三則是頗具TVB風格的台詞,增加了豐子愷在香港文化中的適應性。TVB的慣用套路,不強調家國大道理,或以簡單直白的呼告式語句傳遞精神力量,或在日常言語中凝練人生感悟。如夏丏尊(冼振東)擲地有聲宣佈五四運動就是一場『不認命』運動,將弘大的國家敘事凝練為極具感染力的個人情緒;而三姐在鼓勵豐子愷妻子徐力民『女性覺醒釋放個性』時所用的敘事方式,也是以肉菜包的做法做比,頗有『最緊要開心』『我煮麵俾你食』的既視感。這既是港人熟悉的表達,也是豐子愷為人熟知的表達——在日常之美中體會人生甘苦。
唯一可惜是劇本的主體情節結構略顯平淡,在三個小時內,按照豐子愷少年求學-中年創作-戰爭避難-重回家園的時間順序較為完整且平均地呈現了一生,而對豐子愷晚年受到的折磨和不公則表達的十分隱晦。這對於不熟悉文革背景的觀眾或許存在一定的理解障礙。或許是導演為展現豐子愷性格的平靜恬淡有意為之,又或許是出於現實考量不得已為之。
1975年,72歲的豐子愷在長期的壓迫中去世。一年後文革結束。他終究在晨光到來前閉上了眼睛。
Commen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