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如何閱讀文學》

文/耿一偉

臺北藝術節藝術總監,臺北藝術大學與台灣藝術大學戲劇系兼任助理教授。


批評作為一種創造性的閱讀技巧,在這訊息短小輕薄化的時代,已經逐漸被遺忘。不過這也怪不得讀者,過多的文學理論,把批評弄得烏煙瘴氣,好像是學院生等專屬的技能,而非一般讀者必備的閱讀防身術。《如何閱讀文學》的優點,是把介紹文學批評的書,變得可讀,而且帶有一定的幽默感(也就是機智了)。


作者泰瑞・依格頓(Terry Eagleton)對許多文學研究者來說,應該並不陌生,相較他其他的中文翻譯著作如《文學理論導讀》、《理論之後》、《馬克斯》、《文化的理念》與《審美意識形態》等,我覺得這本書是最好讀,也是讀來最愉快的。或許這是他的愛爾蘭背景在作祟,行文中總帶有一絲幽默的嘲諷,如果你懂他的雙關語,總不禁會在閱讀過程中,發出內心的微笑。作為一個愛爾蘭後裔,他本書描述貝克特的特色,一樣適用於他自己:「面無表情地掉書袋,尖酸的機智,陰沉刻薄的諷刺與超現實的天馬行空。」


作為一本面向大眾讀者介紹文學批評技巧的書,在這時候反而可以見到作者的功力,看他的書是否讀得通,是否能用很簡單的說法,來闡明複雜的文學概念。我讀這本書,深覺收獲頗多,甚至覺得要把依格頓的一些說法偷學起來。譬如很多哲學家認為,想像力有助於道德與社會發展,因為想像力能培養設身處地的感受力。但依格頓卻說:「試著感受對方的感受,不見得能提升你的道德品格…納粹不是因為他們無法了解猶太人的感受而殺害猶太人,而是因為他們根本不在意猶太人的感受。我無法體驗生孩子的痛苦,不代表我對此麻木不仁。無論如何,道德與感受很難說有什麼關連。」


當然,就以上說法,其實已經突顯了依格頓的批評觀,在《如何閱讀文學》中,他不斷在字裡行間強調,對語言的品味與解讀,才是文學閱讀的目標。譬如他在第一章〈開頭〉主要是在講解針對語言的微觀閱讀,這些解讀面向包括「分析詩歌的聲音質地,或者專注於意義的模稜兩可,或者觀察文法的運用方式。有時你可以檢視文章賴以呈現的情感態度,或者聚焦於值得再三玩味的論、不一致與矛盾…所有的批評策略都有一個共通點,那就是對語言有著高超的敏感。」


《如何閱讀文學》值得一讀之處,也在於作者像是在課堂上,細心針對作品的美一句,每一個字,做下精闢解說,彷彿在這過程中,我們也透過講者進入作者的寫作意識當中,感覺對他在下筆前,對每一個聲音,每一個標點符號的細心斟酌。我想最難得的,是這些例子都是西方文學。畢竟我們透過中文翻譯閱讀時,往往只能著眼在情節、人物或意象,對於語言本身所產生的語感而發生的文學特色,總有隔靴搔癢之感。


在第四章《詮釋》的結尾,依格頓便以《哈利波特》為例,說明小說中人名的音節數,其實跟角色的出身有關係。在英格蘭地區的上層階級的音節,通常會比工人階級長。所以妙麗的名字Hermione Granger,就暗示了她應是屬於中上層階級,「哈利・波特(Harry Potter)是典型的中產階級主角,他的名字有四個整齊的音節,既不過度也不侷促。至於工人階級出身的榮恩・衛斯理(Ron Weasley),則只有少得可憐的三個音節。他的姓讓人想起黃鼠狼(weasel)這個字,意指狡猾與詐欺。」


《如何閱讀文學》一書分為五章,探討了細讀、人物、敘事、詮釋與價值等不同層面。讀這本書時,有個小地方很容易錯過,但我覺得很重要,就是每一章裡頭,各段行文總會有個小標題。如果我們把這些小標題整理出來,就得到一份閱讀文學作品的技巧指南,畢竟好問題本身,已經暗示了答案的方向。同時,這些小標題,也讓我們看到作者到底想告訴我們什麼——「讀者無法完全順從作者的想法」、「人物的生命僅存在於文本之中」、「現代主義者的角色描寫方式」、「移情不是理解的唯一形式」、「敘事者的立場究竟為何」、 「作品的原始意義不見得壓制住新生的詮釋」、 「理解會受到自身歷史背景的影響」、 「重要作品的主題都是永恆而普世的嗎? 」等等。


這本書我已讀了兩遍,第二遍比第一遍讀來更有趣。如果網路或手機上的訊息也有這種效果,那它也可被稱為文學。




原文作者:Terry Eagleton

譯者:黃煜文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月份:2014年1月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