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育世
《白眼翻翻》據聞是編舞張秀萍一支頗受注目的同名 短作改編的長版,舞作一開始是灑開在舞台上的群舞者,在舞者原本較為同質且面像觀眾的舞蹈肢體中,逐漸轉變並漸強地滲入類似手語的動作,並因此在舞者之間展開「 語言」對話的形式,似乎在開場就預示了本作要以舞蹈為素材去討論語意溝通以及「語言」相關的延伸議題。
因此,在前述開場之後的「展開部」(Development)中,張秀 萍逐次藉著舞者的演出展示一個奇特的論述架構:在舞蹈身 體圖像學語境的背景層次裡凸出狹義的口說或手勢語言的效 用問題;在這樣的架構中,我們看到至少有三種層次直接跟舞 者身體演出內容相關的「語言」,一是通聯人類身體圖像暨相 關語意邏輯的舞蹈身體圖像學,二是舞作中舞者以明顯的手勢 運用所聯結意指的「手語」語言層次,三則是綜合一與二的意 指符號所直指的人類「語言」現象,或者作者張秀萍意謂的「溝通」問題。
在第二個展開部中,舞者們在舞台上分成兩個互相面對的縱列坐在地上時,這個舞作試圖聯結前段的第二層次與第三層次語言的意圖就更為明顯,兩排舞者之間一開始無聲對話的方式幾乎已經是全然的手語形式,後來舞者起身並逐漸展開的舞蹈肢 體則是將手語與舞蹈的極度揉合摻雜,此段後來出現在舞台中 的道具麥克風,則更是明指舞作中所有的身體圖像、手勢圖式 等等都是用來作為指向「口說語言」的符碼。
果然在接下來利用麥克風道具的橋段裡,我們發現張秀萍似乎把透過人聲的口說語言作為溝通語言的最主要形式,在這段裡舞者不斷地利用麥克風以人聲以及面部表情製造各種演出內容,舞作的原始意圖似乎是在直陳「人類的語言溝通不過是一場眾聲喧囂與其後衍生的各自解讀」之大意,尤其是透過麥 克風所特設的變聲功能,似乎更能強化這種意象,接下來的舞 者以肢體做出呼應的誇張與諧趣的動作(包括在下一個橋段 舞者與麥克風之間的肢體互動),則是這個意旨的延伸與再展開。
接下來有一段似乎是關於空氣與氣味的展開,則令人注意到是否舞作對語言及溝通的觀察也擴及到傳播介質的面向,舞者頭套塑膠袋意喻的窒息與探頭嗅聞拉開褲圍後的下體氣味 等等,的確讓人隨著舞作觸及到不同感官層次的可能性,但 後來這橋段的展開卻以塑膠袋所代表的人造廢棄物所組成的意象作結。
接下來到舞作的尾端前,張秀萍又安排了一段飽滿的再現部 (Recapitulation),手勢語言,肢體語言以及舞台上舞陣的圖 式語言等不斷地排列重組人間世因為有了語言溝通後所產生 的亂象,最終這些人間紛雜的生成物或意念的亂象回歸到一群面向觀眾的趺坐群舞者的優雅手勢語言式的圖式作結。
《白眼翻翻》的藝術意圖其實應該區分在兩個不同層次來看待,一是張秀萍試圖在作品中捕捉一些日常社會現象的最細微原因,在張秀萍透過《白眼翻翻》所展開的視野來說,日常語 意的溝通不良,以及因此產生的不快因素,是有可能如蝴蝶輕 振翅端那樣終究產生不可預期的偏差後果,而且這樣的偏差極可能是人間世無可奈何的常態,但可惜舞作末了未見作者提 出如何與如此的紛亂常態相處之道。第二個問題,則是在作品 的語意邏輯層次,現代舞蹈肢體所觸及且聯結的身體圖像學 語境其實是比日常生活的口語(或手語)更有開放寬博的人類 世的文化意涵所能供意指與聯結想像的,但本作卻捨此不求, 反用本可以意象更豐富的身體圖像去承載語意較為閉鎖的口 語(或手語),然後再使用(較閉鎖的)後者圖式去溝連象徵人間世的想像,著實造成一個美學上的極度尷尬。
Komen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