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張煒森評屾:當代香港攝影

文:張煒森。希望透過文字書寫來擴闊本港視覺藝術的閱讀方法,關注作品在展覽中的呈現狀態及關係。


《屾:當代香港攝影》為本年香港國際攝影節其中一項重點展覽,展覽設於沙田文化博物館一樓中庭的外牆。如果你是鍾情看到新作的一類觀眾,這次展覽或許會教你失望,因為展覽中的不少作品都曾經在過往不同的攝影展覽中展出過。這次展覽的「新鮮感」,來自邀請到的八個創作單位共九人,同時展示他們兩或三輯具代表性並風格迥異的攝影作品。在這樣並列的情況下,其可觀之處在於攝影師個人或與不同創作單位作品不斷互涉對讀,透過彼此的差異而產生出概觀的香港當代攝影生態及其意義。


明顯地,這次展覽的主題並非以藝術家為主軸,而是主要藉著攝影家不同的作品帶出香港當代攝影的多向面觀,其次則是強調攝影家自身的創作之路。然而,攝影作為一種技術,它所涵蓋的範圍也相當廣泛,橫跨商業、藝術、紀實、個人表達,以至類比(analogy)的銀鹽攝影到精準的數碼攝影,因此不難想像策展人所選取作品,在風格、主題上都會以多樣性作為依歸。綜觀十八組不同的作品,在有限的空間裡展示的作品量還算多,而且作品的尺寸也算大,攝影家除了兩或三輯作品的自身對照外,還與其他的作品並立而視,作品彼此構成了一種視覺張力,展覽透過這種密集的佈展方式,加強作品間的互涉與對讀的關係,這種策展無疑是奏效的。同時,這種密度的鋪排更能突出每位攝影家的個人創作面貌,當中較為明顯的有朱德華,他展出了三組作品,分別是《廢墟城市》(2009)、《佳能EOS專業企劃2012》及《源2011秋東系列》,其選取的作品不論創作動機還是主題的闊度也很廣,由純粹的個人攝影創作到商業或委託作品中的團隊合作也能從並列的作品中突顯出來,主題由寫實的社會議題到商業考量的美學營造也有所涉獵。


還看不少的攝影展覽對於作品的呈現方式也有一定的要求,例如規定作品的尺寸、列印方式或裝裱方法,使展覽達到統一的觀感,但對於《屾》來說,所需要的卻是各攝影家的獨特之處。因此,從作品的呈現與展示方式,甚至內容發展皆突出每位參展者的創作風格,其自由度也相應較高。由傳統的攝影相框的裝裱方式,到又一山人《本來無一事》(2007-2010)中的攝影裝置。內容方面,吳世傑的《看得見的未來》(2014)加入新媒體中的錄像,使攝影成為跨媒體的創作,展示年輕人對未來的景願;或是張震揚、梁詠珊的《真相》(2014),拍攝城市中仿擬自然的平面物品,並列裝扮相似的女性人像攝影,突顯大眾對於審美的盲目,創作的內容與議題亦超越了相紙四個邊框內的視覺元素與美學營造,而是將攝影帶到社會互涉並讀的平行場域(Parasite)去。與此同時,亦有一些較為傳統的攝影作品,如馮漢紀《蝴蝶夢系列》(1999-2000)的電腦合成照片,側面反映出科技如何改變創作者的創作方式與視覺言語;也有余偉健《北韓2012》(2012)中紀實又帶獵奇的視覺。沒有既定的裝裱與呈現方式,而是按攝影家與作品的實際需要而定,展現作品藝術風格上創作者自身或是不同差異,作品無不展示「當代攝影」的跨越性。


雖然展覽中的作品極具多樣性,但也大難發現作品還是相當「穩定」的,所指的穩定是指作品的視覺元素仍然置於攝影中尋常的美學框架中的同質性(homogeneity),也是「傳達語言(vehicle language)」的表現,簡單來說,在這次展覽中你看不到一些「離經叛道」的作品,所展出的作品不論是構圖、處理等,很多時也建構於大眾以至攝影美學中的文化傳承與視覺認知中,而觀眾閱讀作品的意義也是建基於這套美學框架中。在這個穩定的閱讀模式中,有利於觀眾易於進入「香港當代攝影」的脈絡與閱讀作品的內容,卻引申出讀者的介入或自我詮釋的幅度也相對有限。另一方面,單靠攝影家兩至三輯的作品並列,也未必能準備地對照及呈現出一位攝影家的多年創作脈絡。總的而言,展覽主要採取同中求異的策略,對於「當代攝影」的定義,展覽沒有蓋棺定論地以時間或議題來劃分,而是展示出香港不同攝影家的當代攝影創作,讓觀眾認識及理解香港攝影的多種面貌與脈絡。




《屾:當代香港攝影》

展期:2014年10月4日至11月3日

地點:沙田文化博物館一樓



Comentario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