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張煒森評收藏家學會

文:張煒森

Foreign Investment《一平方尺的天空》


無疑「收藏家學會」是個具雄心兼策略性的計劃,展覽開宗明義地說明藝術「品」如何被「消費」,理解當中定價、買賣、市場體制、運作模式、藝術價值等。在一般大眾既有的概念中,當藝術與金錢相提並論時,彷彿金錢沾污了藝術的神性,相信不少人都嗤之以鼻,但另一邊廂傳媒又樂於報道某藝術品拍賣創新高,使藝術品在大眾眼中全屬高價的奢侈品,導致這些矛盾狀態有許多成因,可惜這話題在香港公營的藝術機構中可算長期被消聲,或尚未組織成為深化討論,商業畫廊對藝術的定價與銷售又如謎一樣沒有清晰界定,由此可見這計劃的構思可算頗為偏鋒,而實行也許要相當的膽量。



由於議題所指涉的範圍廣,如果以展覽為單一發聲的平台已不足達到計劃的目標,嚴謹來說,這次展覽是計劃中主要的構成部分,卻不站在主導的位置上,亦異於一般公營藝術機構重視展覽的方針,由即時一次性的觀展經驗發展到持續參與,亦可以說挑戰觀眾慣性觀看與閱讀展覽的模式。然而從計劃的部署中可見策展一方已盡力完整其結構,試圖進入深化討論的層面,透過跨平台的空間如展廊與雜誌,結集了(目標)觀眾群、展覽、講座、銷售、表演藝術、藝術相關的持續活動與藝評討論,彷如一個藝術生態的微縮,但計劃所面對的問題亦不少。



首先,由早前「火花!新藝術實現」那發布式的展覽中已率先設立了「收藏家學會會員計劃」的會藉售賣機,讓有意成為「收藏家」的觀眾成為會員,累積及培養一眾目標觀眾群,但在油街實驗或香港普遍的觀眾層中,有多少願意成為這類目標觀眾成為疑問,這關係到議題中其中一個核心:藝術怎樣才有「價值」至令人願意花錢來買?



其次,請來香港的林東鵬、中國的劉鼎及英國的Foreign Investment參與展覽部分回應藝術市場,林東鵬以藝術家的身份言說作為本地藝術家在藝術市場中的角色位置,消費過程由同儕交換到反思自身定位,夾雜客觀與感性的陳述,這些個人經驗成為了計劃討論中不可或缺的個案研究。劉鼎的《帶回家實現心中的無價》與Foreign Investment《一平方尺的天空》,兩者身份並列下暗示了東西方藝術市場與創作的取向,甚至聯想到全球化的混雜局面。在內容方面,兩者的作品與表演可算在俗語中的「玩擦邊球」,一方面投進藝術市場的機制運作,一方面又質疑市場上無稽地將藝術/藝術品無限神聖化。相對來說,展示這類回應市場的「後現代」作品不論在立場與取向都有其必要,讓觀眾理解藝術「消費」,但站在讓藝術愛好者成為收藏者的角度而言,則衍生另一問題:計劃中的目標觀眾群屬於哪個類別?反觀這些作品的「主雇」大都屬於較有經驗的高級(Advanced)消費者(但不代表他們對作品有認識),這類當代藝術有異於大眾普遍認同以美學主導的藝術品,亦不依戀傳統偏向物理性的可視元素(如繪畫、雕塑)。藝術品中的當代性及價值有賴藝評等來定位與解讀,然而怎樣在短時間內讓觀眾認識這些具批判性的當代藝術作品外,並引起他們收藏的意欲?按現時的評論部分,對自身展覽作品的評價尚有改善空間。繼而引申到衡量當代藝術的價值,其實藝評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但綜觀現時的生態環境,藝評卻弔詭地缺席,藝術新聞與報導往往多於評論,Art Appraisal Club便站在計劃中的重要位置上,以持續發佈的方式回應以上對藝術中的「價值」問題,但要怎樣令這個缺席的角色趕上藝術生態的步伐?這答案還是懸空。



總括來說,計劃可說相當「後設」,利用藝術場域中的固有模式——透過作品展覽本身——討論藝術生態的其中一環,這種自我指涉的舉操先赦免藝術中神聖的光環,令觀眾意識到作品與展覽實際上是一項文化產物,可參與、言說及擁有,而這策略成功與否,還看討論範疇、參與氣氛、環境脈絡等不同元素配合能否建構出「收藏者」這個主體位置,尤其前題是如何瓦解「獵奇」觀眾認為藝術屬高雅文化,甘願把自己成為被動的受眾這種富精英主義的態度。然而,深化的藝術研究對本港藝術生還是公營藝術機構都值得鼓勵,但作為「火花!」首個計劃,觀眾又能一時間消化這個藝術生態的微縮?


《收藏家學會》

2014年1月23日至4月21日‧油街實現展覽廳1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