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從自己的土地,找到自己的創作語彙 學學×何佳興×季風文化造型工作團隊【文化造型工作概論】


民主藝術:文化造型運動n.0在當代展覽現場_關渡美術館。攝影/楊雅淳。

何佳興為全球僅約 500 位 AGI(國際平面設計聯盟)成員之一、金蝶獎金獎與金曲獎最佳裝幀設計得主,是這個世代中最能代表台灣的平面設計師之一。他擅長從台灣在地的常民文化取樣,曾為雲門舞集設計《十三聲》主視覺、與音樂創作人陳明章長期合作《臺灣月琴民謠祭》視覺、以台南藝陣館開幕紀念海報獲「2017金點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從他的創作中,可看見對於在地文化、風土研究的心得及詮釋,具備深厚獨特的見解。

2016雲門舞集十三聲 攝影李佳瞱。圖/何佳興提供


❝「文化造型工作」就相當於「進入生態」,也是針對台灣脈絡與結構問題,衍生出來最適地的工作方法。❞⎯⎯何佳興/季風文化造型工作團隊。

對何佳興而言,創作是把過往累積的創作能量,跨領域地轉譯到設計裡,與陳明章合作後的省思,他開始關注生活周遭事物,像是:手寫字、信仰、亞洲文化形態等。重新思考如何將設計語言媒合當代的手法,揉合出熟悉有溫度、維持傳統文化同時保有現代性的作品。從事設計工作多年,何佳興意識到台灣的文化斷裂,生活中積累的文化無法延續、傳承,一直是台灣社會文化發展嚴重的結構性問題,無論視覺設計、藝術創作、書法篆刻等領域皆然,期盼透過本門課匯集更多不同領域的創作者,共同投入文化造型工作。 何佳興參與「季風文化造型工作團隊」投入文化造型工作,踏查許多台灣廟宇,透過自己身處的在地生活與文化,找到屬於自己的視覺語言與創作風格。本門課也邀請關渡美術館黃建宏館長,透過藝術評論的觀點,分析文化造型研究工作的脈絡與重要性;以及「季風文化造型工作團隊」成員:平面設計工作者胡一之與字體設計師魏榮辰,從各自從事創作的領域,提出研究文化造型的方法及轉譯的形式。

民主藝術:文化造型運動n.0在當代展覽現場書寫。圖/學學提供

學學也特別邀請旅歐攝影師張雍、關渡美術館黃建宏館長、第 33 屆金曲獎最佳裝幀設計獎得主陳念瑩及 2022 年金蝶獎銅獎得主吳昊倫,與何佳興進行三場對談講座,從不同領域、不同世代的創作者,分享如何解讀及實踐文化造型工作。同時為能讓學員更容易理解「文化造型工作」,特別開設限量名額工作坊,將由何佳興帶領實際踏查,體驗文化造型的實務工作。何佳興表示:「越多投入文化造型工作,召喚出的能量能匯聚形成文化工程,使文化運作系統性的建立」。如果期待未來多元價值的台灣創作樣貌,就在每個當下的梳理開始,逐漸蓄積形成。


何佳興簡介

何佳興是全球僅約500 位AGI(國際平面設計聯盟)的成員之一,2006 年成立個人工作室Timonium lake。曾以《1980 年代的愛情》與《日曜日式散步者:風車詩社及其時代》獲得鼓勵台灣書籍設計的金蝶獎金獎;以「蕭瓏文化園區台南藝陣館開幕紀念海報」獲得金點設計獎;並以《蘆葦》獲得2020 金曲獎最佳專輯裝幀設計。近年與關渡美術館黃建宏館長、字體設計師魏榮辰、落差草原WWWW 胡一之、張愛波組成「季風文化造型工作團隊」,考察台灣各地宮廟、民俗等傳統文化,轉譯成視覺語彙,應用於字體設計、平面設計、藝術設計等方面。


課程簡介XUE XUE Online【文化造型工作概論】

| 課程集結了何佳興與「季風文化造型工作團隊」在地風土的踏查心得與工作方法。

| 課程重點: 如何探索自身文化的線條技術、何發展亞洲的設計語言、如何轉譯呈現於設計作品


何佳興|線上課程【文化造型工作概論】https://bit.ly/3dIO05S  
更多學學線上課程https://bit.ly/3bbzy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