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溫剛評《脫皮爸爸》

文:溫剛。資深中學中國語文及文學科教師,為香港大學中文學院文學碩士。現職保良局羅氏基金中學,從事戲劇教育工作。.

故事講述鈴木卓也要面對接踵而至的生活困境︰父親高齡而患腦退化症,需要貼身照顧;母親仙遊、前度女友纏擾、醉駕被控、失業,最終父親逝世,妻子也提出在守喪49天後離婚。話劇由父親死後的第49天,妻子逼簽離婚協議書開始倒敘。鈴木卓也思想出現奇怪現象:他幻想父親仍然在生,並且猶如夏蟬脫殼不斷脫皮,每脫一次皮,父親就年輕十年。


爸爸脫皮而回復年輕這個點子,極盡荒唐,可以怎樣理解呢?一方面依靠母親生前經常描述父親年輕時的事情,自然成為卓也悼念父親的重要憑據。對腦退化症有認識的,也會知道患者雖然不記得近期發生的事,但仍可憶述以前的經歷;當卓也步入中年,面對種種生活困難時,他強烈渴望和同齡的父親對話,得到對方的肯定和指點。這或許是一種頓失至親而萌生的徬徨和孤寂感,也側面反映之前彼此互相依存的狀態。這種心靈的庇護猶如避風港,人們卻往往不加珍惜,甚至不甚知覺;一旦成家立室,以至雙親離世,方真正體會到對方活在人間的重要性。


脫去表皮甚具象徵意義,成年人(尤其是男人)之間(父子尤甚),往往礙於身份、輩份而難以坦誠相對。父親每脫一層皮都年輕十年,這明確的表示,年紀和經歷的不同都會形成代溝,妨礙真情的傳達。其實作為長輩,有時可以放下身段,兒子年紀尚輕,不曾經歷自己那年代的歷練,處事不如自己般麻利幹練是合理的;相反,作為晚輩的,也要主動理解衰老是人生必經的歷程,也要明白老人家也年輕過,同樣走過自己的路。只有這樣,家庭便真正洋溢天倫之樂。劇中三十多歲的爸爸對年紀差不多的兒子說︰「不用怕!我去找工作照顧你,說到底我也是你爸爸。」觀眾席上無不會心微笑。


雖然卓也最終也未能挽留妻子,劇情也沒有交代卓也有否進一步補救這段婚姻,但這已不再重要了,卓也已經獲重生的力量—聯想起父輩年輕時參與大戰,是駕駛雷電戰鬥機的英雄人物;也知道父母的相處同樣是吵吵鬧鬧,卻不離不棄—這些事情都鼓勵卓也,讓振作起來,找到工作,過新生活。


為了表達「爸爸脫皮」是卓也幻想中的虛境,話劇的首尾兩場(即父親死後第49天),基本上是一樣的,只是首場鈴木家布滿不同年代的爸爸的外殼,尾場則沒有。鈴木卓也和美津子兩個角色在這兩場的對白、台位和動靜都是一樣的,讓觀眾恍然明白,爸爸脫皮並非現實;這樣的結構也呈現了主角在面對龐大生活壓力時的心路歷程—由開始時的自憐自卑自怨自艾,轉化為結尾時的充滿理想、自強不息。


導演和演員合力在這齣喜劇中設計了許多既幽默而又富代表性的舞台動作,例如飾演鈴木卓也的辛偉強出場時,一身跑步裝束回家,妻子問候他也不搭理,隨即打開五隻生雞蛋,拌和牛奶一飲而盡。怎料到尾場他將整套動作重複一次,博得觀眾悲憫式的喝采,離場時仍議論紛紛。另外,當幾個年代的「爸爸」憶述雷電戰機的起飛方法時,都用手掌模仿,由低空平飛一段然後才急劇爬升,正好能鼓舞處於「谷底」的鈴木卓也做好「反彈」的準備。結尾一架大型戰機從布景後駛出來(舞台和燈光設計真的出神入化),一群爸爸同時投擲紙飛機,成為卓也的堅強後盾,突出劇作的主題。還有卓也前女友佐藤理沙的媚態、爸爸們的惹笑舞蹈,和他們同中有異的語氣,都經過千錘百煉。


面對高通脹和經濟衰退,港人難免也會遇上大大小小的生活困難,劇團將《脫皮爸爸》引介在香港上演,相當振奮人心。當美津子還是決定離家時,的確令人傷感,回頭一大班搞笑爸爸熱鬧「撐場」,振作一代又一代的精神,為觀眾注入一瓶又一瓶的抗逆能源。



評論場次

2011年10月30日.下午2時45分.藝術中心壽臣劇院


Comments


bottom of page
Art Map e-newsletter subscription form
Add other subscriptions/Unsubscribe
Reasonable Spread: Email marketing and newsletter management t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