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國烈:「其實香港需要的,是一個讓戲劇可以長演的機制。」
文/ 陸貞惠
長壽劇潛力
1995年,Andrew Lloyd Weber 風靡英美戲劇界的得獎作品《歌劇魅影》從倫敦西區遠赴香港。這次巡迴演出創下香港劇壇演出紀錄,從六月至十月毫無間斷在尖沙咀文化中心大劇院公演,每一場都幾乎全院滿座,成為一時佳話。可是,本地表演藝術團體就非常不滿文化中心場地被長期霸佔。此後,長達連續三個月演期的表演再沒有在香港出現。《歌劇魅影》駐守文化中心多個月的爭議,慢慢演化成西九龍文化區的初步構想。90年代初,西九龍區剛完成填海, 坊間有人提議在新土地上興建專門做百老匯式長壽音樂劇的場地,避免像這次《歌劇魅影》的尷尬收場。當年,香港旅遊發展局建議更提倡興建有二千座位的大型表演場地,邀請長壽音樂劇劇團駐場演出。西九大劇院計劃的出現比後來的全面區域發展還要早,亦證明劇場藝術發展在文化區一路以來的規劃過程中,備受關注。
在八月,鄧樹榮的作品《打轉教室》在愛丁堡藝穗節(Edinburgh Fringe Festival)上演三星期,反應熱烈之餘,當地媒體也給予相當不俗的評價。《打轉教室》的演出團隊在九月於香港藝術中心壽臣劇院重演劇目,門票迅速售罄,還加開場次。《打轉教室》打破本地劇界以話劇作為主流的傳統。此劇是一齣沒有對白的「動作喜劇」,透過動作和音樂表達劇情和演繹角色,表演手法近似新加坡的《Stomp》和來自韓國的《亂打》的形體音樂劇場,是香港劇壇第一次嘗試。此外,《打轉教室》的長期演出計劃再次引起公眾和業界關注長壽劇在香港的可行性。
何謂長壽劇
雖然專演長壽劇的劇院還未出現,關於這方面的討論卻持續十多年。當談到長壽劇,我們先要定義,卻非易事。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表演藝術行政總監茹國烈說:「在同一個場地連續演出三個月或是三年才可被譽為長壽劇?很多人以為長壽劇一定是依照百老匯音樂劇模式創作的作品,但長壽劇包括眾多類型的演出,例如小劇場,話劇,馬戲和中型劇場等。鄧樹榮的《打轉教室》現階段在小型劇場演出,之後可能移師較大的場地。外國劇團的經驗證明長壽劇不一定是大規模製作。一個有200個座位的劇院都可以成為長壽劇的表演場地,美國的Vagina Monologues就是很好的例子。」劇目在1996年為於紐約外百老匯區的Westside Theatre上演,每場演出只能容納最多249位觀眾。世界各地的劇團都曾搬演此劇,為求忠於原著營造的親密氣氛,所有演出均在小型劇院進行。
另外,有不少起初只作小規模演出的長壽劇隨著知名度和觀眾人數的增加,逐步轉到大劇院,甚至在體育館演出。這類長壽劇包括在1987年成立,來自紐約的Blue Man Group。劇團的多媒體表演以視覺效果和形體表演作賣點。劇團初期在一個大約有100個座位的小劇場演出。時至今日,他們已轉到世界各地的大型博覽館和大劇院巡迴演出。由此可見,長壽劇發展模式可以依循劇目的受歡迎程度和知名度慢慢發大。
本地重演劇
因為表演場地政策的關係,香港至今還沒有一套本地原創長壽劇,但不同類型的重演劇則有不少。最為公眾熟悉的是詹瑞文的《男人之虎》。《男人之虎》從2005年起,七度重演,至今演出超過128場。黃詠詩的《破地獄與白菊花》亦從2008年至今年演出超過60場,重演次數達六次之多。其中,詹瑞文的《男人之虎》更從有400個座位的壽臣劇院搬到可以容納1200個觀眾的演藝學院大劇院演出,見證本地重演劇的進步和演出規模的轉變。
當然,戲劇教育和長壽劇的發展是不能分割的。長壽劇的演員班底應該至少有兩組,才能減輕每晚演出對演員的身心負荷。目前香港並沒有演員有這般能耐,因為香港的戲劇訓練著重以對白為主的話劇。如果一套像《打轉教室》般的動作劇要成為長壽劇,首要條件是要號召一班有體操,聲樂和肢體劇場訓練的演員,然後每晚替換。他們的表現要水平一致,才能確保每場演出的質素。在香港,唯一有武術訓練的人是粵劇的武師們。劇團可以邀請他們在音樂劇演出,但不能擔保他們是否願意在完全陌生的演出環境和演出不熟悉的戲劇類型。茹國烈指出,武術電影是香港文化的代表之一,說不定將功夫元素加入劇場演出可以為本地戲劇發展開闢新路向。
長演的機制
茹國烈說:「其實香港需要的,是一個讓戲劇可以長演的機制。」他在2010加入西九文化區董事局,把文化區的戲劇政策和演出場地的興建重新定位。他加入董事局前,文化區屢次遭到行內人抨擊。文化區的原定計劃是集中發展大型表演場地。本地為數不少的中小型劇團為此不滿,認為政府只顧邀請海外知名表演團體和藝術家到西九演出,用blockbuster表演作招徠,忽視本地劇團的發展。茹國烈表示新的戲劇區計劃會提供空間給不同品味和藝術風格的表演團體進行排練,演出和工作坊等活動。在新計劃中,區內共有8個小型劇院(少過個600位)和6個大型演出場地。在2020年,市民和遊客於任何一個週末到文化區參觀時可有15個節目選擇。區內設有駐區藝團中心(Artist in residence center)供劇場工作者在區內長期工作。管理局來年的工作包括為駐區藝團的席位進行遴選。當局在2018年會挑選區內的小劇場演出團體。在藝術發展局工作多年的茹國烈直言不會採用康文署一貫的招標模式,並於明年試試進行培養劇場新血的教育實驗,期望從中挖掘高水準的作品。
不走百老匯模式
關於長壽劇和大型戲劇表演的問題,一般人會聯想到從十九世紀起影響全球戲劇發展方向和文化工業的紐約百老匯。茹國烈認為像百老匯般的戲劇生態根本不可能現成倒模於香港的西九文化區。除了是場地規模的分別,更重要的是香港要尋找適合自己的劇場發展模式,不能一味抄襲外國的成功例子,然後強加於觀眾層面和社會面貌完全不同的本地劇場身上。一套百老匯劇演出的大小事務都是建基於純粹的商業考慮。這十多年來來,百老匯受電子媒體和特效電影的左右夾攻,殿堂級地位受盡考驗,不單觀看人次走下玻,連劇目也慢慢失去黃金時期的原創性。百老匯近年的轉型證明任何有遠見的戲劇發展政策都不應該再停留於盲目複製五六十年前外國劇場的成功,而是要塑造獨一無二的香港戲劇面貌。
在八月,鄧樹榮的作品《打轉教室》在愛丁堡藝穗節
(Edinburgh Fringe Festival)上演三星期。
《歌劇魅影》是國際性的長壽劇,1995年曾來港演出。
《男人之虎》從2005年起,七度重演,
至今演出超過128場,是香港重演劇的最佳例子。
黃詠詩的《破地獄與白菊花》亦從2008年至今年演出超過60場,重演次數達六次之多。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