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十年來陸續有不少部落青年返鄉(從西岸或北部的板模工地回來),也有不少人移居至此,然而,台東工作機會稀少,返鄉青年必須慢慢找出方向,畢竟,「從外部看南方是浪漫,但從內部與在地看南方,則是工作與生活。」
2023年南迴藝術季以「心之所向,身之所往」作為論述核心,本刊專訪了計畫主持人吳淑倫,請她就從這個策展論述開始,談談今年南迴藝術季有何特色?與過去三屆有何不同?
淑倫說,這次策展的核心乃是「回家」。除了策展人李韻儀長年在台東生活與策展,「我自己也在太麻里居住了四年,是在地人,熟悉台東以南、南迴地帶的模樣。」因此,對策展團隊來說,南迴早已是家了。
不過,她說,這十年來陸續有不少部落青年返鄉(從西岸或北部的板模工地回來),也有不少人移居至此,然而,台東工作機會稀少,返鄉青年必須慢慢找出方向,畢竟,「從外部看南方是浪漫,但從內部與在地看南方,則是工作與生活。」
生命力強韌的返鄉部落青年們,幾年下來確實也在南迴找到了出路,比如南迴地區青年會以及「南迴永續旅行聯盟」,因此,「藝術季其實是一個平台,提供藝術作品與深度文化之間的連結」──而連結之所以能夠建立,也有賴於部落青年的協力。
藝術家、藝術作品、與部落之間的連結
淑倫一邊描繪作品與文化如何連結,一邊信手拈來幾個部落青年協力的例子。
「確定了展作品地點以及邀請了藝術家之後,我們希望藝術家們能夠認識在地文化、作品能夠與在地文化連結,所以我們帶藝術家去拜訪村長與部落青年(我們佔了身為在地人勢,與在地青年或耆老本來就認識),所以,策展團隊、藝術家、與在地人,三方開了不少會議。」
比如,李蕢至在金崙沙灘的作品《太陽》,原本命名「太陽升起的地方」;但部落老人家在會議上提出異議:太陽升起的地方是在另一處,不在這裡。於是,部落的知識與文化與藝術家及其創作,在此產生了連結。另外,這件作品也有勞村長帶了部落青年工班來幫忙,甚至是在收穫祭前夕還來協力。從命名到施工,都是經過多方討論。甚至,「作品完成之後,部落青年還會不時過來幫忙照看與維護,例如颱風逼近時,他們會替作品做防颱措施。」南迴藝術季的作品,成為部落生活的一部分。
返鄉青年的在地小旅行路線
不只如此,南迴藝術季還與部落青年組成的「南迴永續旅行聯盟」合作:後者提供的「小旅行」其實一點都不小,而是文化導覽與深度旅遊。
淑倫說,「其實不只在藝術節期間而已,已經是常態的旅行小隊了。」藝術季與雄獅旅行社合作,提供由部落青年擔任嚮導的四條路線,一邊看展覽、聽解說,一邊參與體驗營(包括傳統木雕試作,認識生態友善的養蜂小園,或是品嚐在地食材從產地直接到餐桌的部落傳統飲食)。「一方面,透過藝術季交朋友,只要有人與人的交流,就不是一次性消費或進香團式的觀光;另一方面,也是讓大家看看返鄉青年這十年來做出了什麼成果。」
讓人回頭的南迴
東岸大小藝術節是否有「觀光化」與「商業化」的疑慮?實際上,這個問題絕非專屬東岸,難道西部的觀光化與商業化不是更加熾烈嗎?是否正因為西部已經「沒救」,所以西部人把東部視為或指定為「救贖」,要求它絕對不可以觀光化與商業化?
淑倫對此的回應很灑脫:「與其問是否觀光化?不如問是哪一種觀光?」以及「打卡無可厚非,要追問的是打卡之後呢?」對南迴在地人來說,問題不是觀光或商業,而是如何兼顧文化復振與生活生計。於是,藝術季作為平臺,讓藝術家與部落結合,推進觀者透過作品認識原住民文化;同時,由返鄉青年組織起來的深度文化小旅行,讓觀光客變成旅人、甚至家人,「讓人留下來或多留幾天,才有文化交流,才有經濟效應。」淑倫提出「南迴」的另一層意涵:「南迴以前只是被經過或路過,但我們希望它能讓人『回頭』。」
開放的海濱vs.內斂的淺山
南迴的地理人文,本身就隱含了反觀光化、反商業化的趨勢。淑倫說,「我們團隊之前做過東海岸大地藝術季,但南迴藝術季不是它的2.0版,因為東海岸與南迴的地理紋理有不小的差異。」
「東海岸(尤其都蘭),迎向海洋的奔放,視野開闊,人際關係直接而熱情」;主要是阿美族,漢人,少數馬卡道族,以及遠道而來的遊客以及專程來此衝浪的外國新移民。「相反的,南迴地帶比較窄,生活在斜坡上,流域短,人口不多」(漢人,排灣族,阿美族,50年代來到的魯凱族),必須沿著河流走上淺山的部落裡──「比較封閉,也比較內斂,並非一覽無遺與直接看見,因此也比較不容易認識」。淑倫補充道,「所謂內斂與封閉,並不是排外,而是等你去認識。」
由作品啟動的「找路」與「帶路」
這次展覽裡的作品,也貼合了這種南迴地帶特有的地理人文。比如《陽光下呼吸的家屋》,除了排灣魯凱的石板屋,以及家屋建築與日光透進(因此家屋會呼吸)而形成了神聖空間之外,家屋還是以板岩「在斜坡上」搭蓋起來的──這點明了南迴部落的「淺山」生活型態。因此,這次藝術季依照位址而有兩類作品,一類易於抵達甚至路過,另一類則召喚旅人找路與發現。
比如,《共棲之所》位於台九線路旁、座落海濱、造型鮮明、意涵溫暖,吸引路過的遊客駐足拍照打卡。《晒海》與《雕刻身命》懸掛於「瀧溪站」(知名的「多良站」的鄰站)裡的牆面上,《時代絲綢》端坐在「太麻里站」外不遠處的草坪上。
另一類作品則需要「找路」才能抵達、「若要深入,需要嚮導,需要有人帶路」──往往已經鄰近部落了。比如《生根合力》位於斜坡上的「森川」,乃是兩個部落的交界處,「相較於在它底下的旅遊熱點『櫻木花道平交道』,它的交通不那麼便利,希望旅人能花點力氣上來,或者參加小旅行讓在地青年帶你上來。」至於《太陽》這件作品,雖然位在金崙沙灘上、距離金崙車站不遠,但遊客在享受金崙溫泉之後,需要特地步行、穿過部落(以及一截小小的隧道)──這樣,才能遇見太陽、迎接太陽。
於是,「心之所向,身之所往」就不只是南迴青年返回部落、重新置身根源裡,也指向了旅人:心嚮往之、親身前往。
有關策展人
吳淑倫,生於屏東客家庄,原是癌症病房的護理師,後來開始學畫及琉璃珠燒製。2002 年在金樽發起的「意識部落」,2006年任東華大學琉璃工坊助教。2009年莫拉克風災後搬到臺東,自此與嘉蘭部落的芭伊婦女陶珠工坊一起為傳承排灣文化而努力。2018年,吳淑倫與謝聖華共同擔任臺東設計展之策展人,2019年開始任「東海岸大地藝術節」計畫主持人,2023年與李韻儀擔任南迴藝術季策展人。
圖 | 南迴藝術季提供
2023南迴藝術季 時間|8月12日起
展出地點|橫跨太麻里、金崙、瀧溪、太武
2023年南迴藝術季邁入了第四屆,邀請了不同部落、族群、與國籍的七組藝術家,新創七件作品,自八月十二日起,沿著台東太麻里、金崙、瀧溪、大武等四鄉鎮的台鐵沿線、順著台九線的公路,迆邐而行,逐點開展──而且這是一個「佈展不撤展」的展覽。由台東美術館主辦的南迴藝術季,四年來迄今已經展出了超過五十件作品,包括今年新設的作品,目前仍有二十三件在台東各地展出中。
Kommentar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