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觀後 | 香港藝術節 | 羅伯特•利柏殊與機器神 | 庫維爾1975:青春浪潮


故事發生在1975年的庫維爾(Courville),一個位於加拿大魁北克市郊區的小鎮。16歲的Simon在敏感的青春期,經歷喪父、戀愛困惑、個人前途未卜、時局動盪等種種不安與焦慮。從一開始的頹廢少年,蛻變到勇於面對不安,卻陰差陽錯殺死親生父親,釀成悲劇。

 

整個演出充滿心思,其中在獨腳戲的定義,以及青春期的設定,甚有意思。

 

✍️加入我們「大評論家計畫」,詳情:https://www.artmap.xyz/main-page-junior-art-reviewer

 

有「劇場魔法師」之稱的羅伯特•利柏殊(Robert Lepage)與機器神(Ex Machina)團隊,為今年香港藝術節帶來《庫維爾 1975 :青春浪潮》(Courville),以多媒體偶戲的形式,盛載動盪時代之下的記憶。

 

導演在專訪中指出這個演出可被稱為「獨腳戲」。觀眾或許會疑惑,明明檯面經常有三位木偶師和眾多木偶出現,為何仍可歸類為「獨腳戲」?

 

導演的回答很是耐人尋味:「Solo意味着孤獨(Solitude),儘管舞台上還有其他木偶師與技術人員,但演員還是孤單的。」



| 的確,撇除偶戲作為載體,故事環繞著Simon的回憶。

 

甫一開幕,Simon身穿囚犯服,一針一針地縫起木偶;木偶,盛載著自身的回憶,它為自己的過去揭開布幕。透過Simon的視角去看這段回憶,敘事自然充滿偏見。Simon在囚室內,目睹、描述、飾演、親歷其景的回憶間徘徊,將私密的過去攤出來讓人閱覽,或許也是一種自我救贖。

 

故事中Simon所經歷的青春期,正好對照現今世代的「全球化青春期」。導演的話所提及的「全球化青春期」(generalised, planetary adolescence),或許是「逆全球化」的另一種演繹。當國際時局從70年代的冷戰時期,發展到後疫症時期的權力大洗牌,青春期可以貼切地形容現今國際關係的尷尬狀態:陣營界線越來越模糊,大多數人不想與世界為敵,但眼見矛盾加劇衝突升溫,卻又想獨善其身。故事中,Simon本就懦弱怕事。自從跟隨心儀男生Matthew學習攀石之後,開始勇於反抗各種壓迫,甚至最後選擇做孤膽英雄蝙蝠俠,教訓搞亂屋子的叔叔。



蝙蝠俠的意象,亦從恥辱的印記,變成自我實現的選擇,帶有少許兌現命運之意。諷刺的是,故事並沒有過度浪漫化英雄形象,Simon始終要為自己的「英雄」行為負上刑責。英雄失效,令結尾Simon逃離家鄉的決心,滲着前路茫茫的無奈。比起蝙蝠俠,其實「車燈前的鹿」(Deer in the headlights)才是他的寫照——一個突如其來的衝擊(車突然地行駛過來),一時反應不過來就會面臨死亡。

 

放諸時局,世界不再是冷戰般的兩大陣營對立,全球化又開始退潮,在瞬息萬變的時代,歷史浪潮迎面,我們何嘗不是像Simon,對出生地、對國家、對世界,陷身糾結不清的曖昧關係之中呢?

 

文 | 陳臻亮

圖 | F-Latulippe (香港藝術節提供)

 

香港藝術節 | 羅伯特.利柏殊 x 機器神《庫維爾1975:青春浪潮》

觀賞日期 | 2024.03.16 晚上8:00

 

——— 探索更多藝術地圖 ———

資訊投稿 |editorial@artmap.com.hk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