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第97屆奧斯卡金像獎揭曉,電影《阿諾拉》(Anora)爆冷獲獎,成為最大贏家。這部影射俄烏戰爭的電影,可謂恰逢其時,老天爺賞飯吃,因為就在剛剛過去的當地時間週五(2月28日),一場全球矚目的爭執剛剛在白宮發生,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與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激烈爭吵,成為各大媒體頭條,或將成為俄烏戰爭走勢和未來世界格局的轉捩點,俄烏戰爭瞬間將巴以衝突擠下去,成為最大熱點,而《阿諾拉》的獲獎也是這場爭執的有力回應。
✍️ 加入我們「大評論家計畫」,詳情:https://www.artmap.com.hk/main-page-junior-art-reviewer


| 《阿諾拉》:霸道總裁愛上我,映射俄烏戰爭與俄美關係
《阿諾拉》贏得最佳導演、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最佳電影剪輯、最佳原創劇本五大獎項。以狗血的「霸道總裁愛上我」為劇情的《阿諾拉》,聚焦性工作者、充斥大尺度鏡頭的電影,《阿諾拉》講述脫衣舞娘與俄羅斯寡頭富二代的荒誕婚姻,一名來自布魯克林的脫衣舞演員,嫁給俄羅斯大亨的兒子,本以為擁有了灰姑娘童話般的婚姻生活,但隨著丈夫的父母不遠萬里趕到紐約、宣佈這段婚姻被廢除時,她的夢也被敲碎了。
女主是一位祖先來自俄羅斯的移民後代,在美國當性工作者,而拿著父母的錢在美國賭場肆意揮霍,最終仍拋棄妻子、順從父母的富二代,影射了烏克蘭的國際地位;掌握主導的寡頭父母映射俄羅斯;寡頭雇傭的看護少爺的管家隨從,象徵包括白俄羅斯在內的東歐、中亞等俄羅斯「盟友」或「跟班」;而同情女主遭遇的打手,被許多觀眾認為「長得像普京」,飾演該角色的俄羅斯演員尤拉·鮑里索夫還獲奧斯卡與金球獎最佳男配提名。

| 《艾米莉亞•佩雷斯》:被好萊塢大愛,被所有人仇恨
今年的奧斯卡影片令人大跌眼鏡,競爭影片遍佈變性人、LGBT(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性少數)、性工作者、整容手術和恐怖片,題材可謂瞠目結舌,在一些人看來是大膽前衛,另一些人看來,這是好萊塢的刻意「政治正確」,也是走向衰落的標誌。
《艾米莉亞•佩雷斯》以13項提名領跑奧斯卡,最終獲最佳女配、最佳歌曲2個獎項。被媒體評為「被好萊塢捧為寶,被所有人仇恨」的「奧斯卡最差電影」。扮演主角的跨性別演員加斯科恩是奧斯卡史上首次提名的跨性別女星,獲戛納影後和奧斯卡影後提名殊榮,卻意外掀起一場「封殺大戲」。
2024年戛納電影節上,《艾米莉亞•佩雷斯》已經引發爭議,加斯科恩與片中其他三位女演員共同獲得戛納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她也是首位獲戛納影後的跨性別演員。在奧斯卡頒獎典禮將近時,她被抵制得幾乎徹底退出評選,她本人的社交帳號也被迫關閉。
電影講述令人聞風喪膽的墨西哥大毒梟,要做渴望已久的變性手術,成為一個女人,並以此退休、銷聲匿跡的故事,在節奏激昂的拉丁歌舞中,引出一場黑幫大佬想變性所引發的血案,奇情狗血如墨西哥電視劇。主角同時是男人和女人,也同時是毒梟和聖母。劇情無法得到大多數觀眾認可,爛番茄網站上,影評人有72%好評,但普通觀眾的認可度僅16%。

| 《某種物質》與《諾斯費拉圖》:恐怖片刷屏
原本是奧斯卡最佳女主熱門候選人的黛米·摩爾,意外出局,她主演的《某種物質》最終只獲得最佳化妝與髮型1個獎項。电影講一名過氣好萊塢女星陷入生涯低谷,慘遭解雇,從不輕易放棄的她選擇了一種名為「物質」的革命性醫療服務來重拾自己的故事。這部恐怖片充斥血腥和怪物鏡頭,引起不少觀眾心理和生理上的不適,甚至被評為噁心、變態重口味,除表層視覺衝擊,更多的是深層次心理的令人作嘔,達到讓人抵觸和反胃的效果。
與《某種物質》競爭的《諾斯費拉圖》獲得5项提名,最终没有獲獎。《諾斯費拉圖》也是部陰森恐怖的哥特式恐怖片,該片是1922年電影《諾斯費拉圖》的翻拍版,講述吸血鬼奧爾洛克伯爵迷戀上年輕女子埃倫,對其產生愛慕之情,但卻給埃倫留下心理陰影的故事,創作者盡情運用恐怖電影的所有技巧,重現充滿陰暗、灰色以及棕色和紅色調的歐洲。

除視覺上「辣眼睛」與題材上「令人不適」的電影外,其他作品也沒有十分出彩,競爭最佳男主的《無名小輩》乏味地重複鮑勃·迪倫的生平,《秘密會議》劇情乏味空洞,唯一有品質的電影《粗野派》也因陷入AI技術爭議而與最佳影片擦肩而過。這屆奧斯卡夠「拉胯」,或許今年是奧斯卡的「水逆之年」吧。
撰文 | 樊婉貞、勞拉申
圖片 | 網路
——— 探索更多藝術地圖 ———
@artmap_artplus
@artplus_plus
@ampost_artmap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