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超越聲音藝術:前衛主義、聲音機器、聽覺現代性》

文/耿一偉



十多年前,我在布拉格的一個藝廊,看過出身前衛搖滾的英國環境音樂大師布萊恩伊諾(Brian Eno)的聲音裝置,讓我印象非常深刻。一走進展場,我發現整個空間裡被一個四面環繞的木牆所佔據,只剩下圍繞著這個長方形體的走道,約有一公尺半的寬度,走道上擺著長椅。觀眾可以看到木牆並沒有完全貼地,留下約五公分的空隙,如果你趴下來,因為空隙實在太窄,只能感受木牆後面流洩出來的白光,無法看到後面的世界。如果你踏上板凳,視線也不足以越過三公尺的牆高。但你隱約感受到,這個四面由牆壁圍繞的空間裡,似乎有著甚麼東西,但最後只能挫折地癱坐在長椅上,思索著這一切。就在此時,我發現虛空中傳來某種環境音效,是從牆壁後面發出來的…於是,一場空間體驗就如此強烈地與聽覺體驗結合在一起。

聲音藝術在現代藝術的發展史中,佔據如此重要的地位,但對大多數人來說,就如同我在布拉格藝廊的看到的長方體,它卻是神秘而不可解,我們只能體驗挫敗。不過《超越聲音藝術:前衛主義、聲音機器、聽覺現代性》這本書的出現,就像是有人把布萊恩伊諾展覽的牆壁拆掉,我們可以大剌剌地走進長期以來被禁錮估的聽覺藝術般。

作者林其蔚對聲音藝術這個議題,幾乎是全方位收音,對聲音藝術的每一個細節,他都將將音量放到最大,讓觀眾終於可以聽清楚,在科技媒體出現之後,聲音藝術是如何與現代性及現代藝術史交織在一起。雖然作者在前言說:「這本書絕非探測當代聲音美學先進思想的探針,只是追尋前人」但其實,林其蔚充滿野心,他在論述上,所有方方面面都考慮到了,我可以想像他在寫作這本書的十年間,是如何不斷自問自答,自我批判。

很明顯,交通大學陳光興教授的去帝國後殖民思考,在作者的寫作策略中,佔據重要的位置,也是他在本書不斷關切的主體性問題。所以在本書最後,林其蔚搬出了台灣哲學家史作檉,以他的”聲音-圖像-文字”概念,做為超越「聽覺現代性,乃至於殖民現代性給定的歷史後設框架」的進路。

我記得在《Noise, Water, Meat: A History of Sound in the Arts》(1999)中,作者Dogulas Kahn提到一段不為人所知的秘史,是關於阿鐸(A. Artaud)的殘酷劇場,是如何流傳到美國軼事---實際上是約翰凱吉(John Cage)到1949年在巴黎結識序列音樂作曲家布列茲(Pierre Boulez)後,留意到阿鐸對布列茲的影響,自己開始閱讀《劇場及其複象》一書,最後在殘酷劇場觀念的啟發下,開拓出他在五零年代的一連串革命性的音樂創作,也改變了美國現代音樂的風貌。

阿鐸一般都視為與劇場相關,但實際上,他對文本的觀念,恰恰打中聲音藝術的核心。因為與聲音有關的,還有語言,一旦牽扯聲音與語言的形上學關係時,解構主義就順勢溜了進來。這些牽扯哲學、歷史與藝術的盤根錯節,作者以他的博學與毅力,提供各種反思,尤其是在第二章<聽覺現代性>與第四章<超越聲音藝術>。

回到本書的內容,如我前面提到,所有與聲音藝術有關的議題與資料,作者完全不放過。第一章<前衛之聲>,像是一部聲音藝術小史,非常完整的介紹了從二十世紀的第一次前衛運動,從未來主義、達達主義到許鐸克豪森(K. Stockhausen),再經過工業音樂、日本噪音、科技電音最後抵達聲音裝置。

至於第三章<聲音機器>,則擴大到聲音與聽覺技術本身,或許我們可以從媒體史的角度來看待本章,各種錄音技術與聲音傳播方式,在本章有了厚實的補充。提到聲音機器一詞,讓人免不了聯想到德勒茲,有法文系背景的林其蔚,自然也思考了聲音與技術之間的政治關係,以及聲音藝術應有的戰鬥性。

我對《超越聲音藝術》一書的感覺,是林其蔚想替所有在中文世界中對聲音藝術有興趣的人,回答所有理論與資料上的問題。好像他發願說,你們不要再花力氣去收集資料了,所有該思考與還沒思考到的,所有該知道甚至還不知道的,還有一切該面對及將要面對的,我都在這本書替你們回答了,趕緊去創作吧!


超越聲音藝術: 前衛主義、聲音機器、聽覺現代性
作者:林其蔚
出版社:藝術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年9月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