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蕭欣浩
隨着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紅遍港台,不少人都重溫自己的年輕往事,哪個暗戀對象,哪些約會地點。回憶當中,少不免會有家長、長輩的蹤影,他們責備我們少不更事,語重心長的訓話,總離不開「我們都年輕過、經歷過」,或者「我食鹽多過你食米」;聽過這麼多次,你有沒有認真想過,究竟他們年輕時吃過甚麼?「那些年」到過哪裡約會?要得到確切的答案並不容易,但透過追溯上世紀六十年代的香港電影,總可從中找到對應的線索。
展示身份的西餐廳
從小就知道,西餐廳幾乎與浪漫氣氛劃上等號,抒情音樂、泛泛燭光,醉人情調正是一擲千金的原因。我們明白西餐形而上的價值,但原來不止現代人有這種想法,六十年代的年輕人亦已經深明此道,他們視西餐為潮流、富貴的象徵,不時希望藉此展現或提升自己的身份。以電影《難兄難弟》(1960)為例,當年的謝賢、胡楓仍然是年輕小生,分別飾演吳聚財、周日清,單看名字已大概可知兩人的生活狀況。片中聚財以當票封「人情」,日清要到公園騙三文治,兩人都可算是窮途末路。但約會的魔力大於一切,當兩人遇上心儀的女孩,竟然不惜典當,都要到西餐廳「扮有型、充闊佬」。這種「養兵千日」的消費模式,不是與我們「捱麵包」、「忽然帶飯」的情況相似嗎?
聚財與日清成功到西餐廳約會,衣着總不能失禮,兩人為求偽裝到底,準備以「盛裝」赴會,將破洞的襯衫翻轉穿,用臭襪當成袋巾。勉強湊合下,兩人穿着西裝到餐廳赴約,見面的過程當然是「烏龍撞板」,笑料百出,最終兩人貧窮的身份也被人家識破。電影用上逗笑的誇張手法,看似不能盡信,但回顧現實生活,因為一席昂貴西餐而「死慳死抵」、「整裝待發」的例子,無論於六十年代,還是現在,同樣比比皆是。從另一個角度看,男生藉西餐廳的約會,希望於對方心中留下美好印象的想法,幾十年來依舊不變。
風光不再的冰室
食飯可以到西餐廳,但如果只是想坐着閒聊,當時不少年輕人會選擇到冰室一聚。冰室有如現在的Starbucks,以賣飲料為主,供應咖啡、汽水、橙汁等飲品,或會兼售雪糕、小食。電影《南北和》(1961)中的青年男女,無論是請客、談心,都會到附近的冰室。當時冰室受年輕人歡迎,其中的主要原因是,顧客容易消磨時間,只要點選一杯飲品,便可以坐上好幾小時,甚至半日,所以吸引不少年輕人前往光顧。與電影對照,片中兩對年輕情侶到冰室約會的片段,不單與現實情況相乎,也方便鏡頭拍攝,用以交代男女的對話。冰室的另一個特別之處在於「卡位」的設計,情侶於隱約的間隔遮掩之下,更方便談情說愛,而其他顧客於較私人的空間,也可以暢所欲言。電影也懂得運用「卡位」的特點,營造緊張氣氛。兩對情侶相約於冰室碰面,剛好遇上反對戀情的兩位父親。四名青年立即瑟縮於「卡位」之內,巧妙利用椅子的阻隔,左閃右避,成功避開自己父親的視線。
相對之下,當時冰室的消費較高,並非一般大眾可以常常光顧。若想便宜一點,可到涼茶舖聽收音機,或去士多站着聊天、飲汽水,但格調與風味就有所不同了。經過時代流轉,以前時髦的冰室,現在變成懷舊食店,昔日的「卡位」已不見成雙成對、三五成群的年輕男女,只有附近的街坊與特意懷緬過去的食客。麥當勞、Starbucks與茶餐廳的不斷增加,純粹出售飲料、小食的冰室已經愈來愈少。電影裏面的情況似乎更差,冰室不再是談心暢聚的輕鬆地方,於鏡頭之下,變成黑社會隱藏的《九龍冰室》(2001),或是《PTU》(2003)稍息時的隱蔽地方。面對冰室五十年的前後對比,無論是數量、顧客與形象都已經截然不同,由此只能慨嘆時光的無情流浙與文化的急速變遷。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