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缺席的照片:關於那些沒拍下的瞬間
這次,他們並非透過相機鏡頭朝外部世界凝視,這些文字直穿過心眼,洩漏了攝影最裸裎而原初的形式──亦即「初念」。這些心靈底片描繪了那些因無法存在於單格相紙中、而從未被編輯的世界。
——威爾‧史岱西 這是一本沒有照片的攝影書,談的是六十二位以拍照維生的攝影師們沒拍下的那些照片。當你隨時隨地都能拍下照片的時候,有什麼樣的照片是你想拍、卻沒能拍下的呢?而手持著相機就如入無人之境的攝影師,竟然也有沒能拍下的照片嗎?因為情境過於詭奇使然而無法拿起相機拍下的照片;因為忘了裝底片而沒拍下的照片;因為拍攝對象的轉變而無法繼續拍攝的那些照片,因為更忙於成為母親而沒能拍下的自己小孩的照片……這些攝影師們沒拿起相機拍攝、或拿起相機卻沒有拍攝、或拍攝了卻沒有拍成的理由各式各樣,有些有著黑色幽默,有些則令人感覺寂寥或哀傷。這本書揭露並且翻轉了「攝影」的程序:總是以「攝影師之眼」看見、以攝影機之眼拍下的照片,返回到「拍攝」這件事的最原初──也就是「想拍下」的這個初念;也因此這些「想拍,卻沒能拍下的照片」,在心靈的底片上留下了比拍下的照片們更難以抹滅的顯像。
作者: 威爾‧史岱西
原文作者:Will Steacy
譯者:吳家瑀
出版社:田園城市
出版月份:2014年7月

02. 寂境:看見郭英聲
他散發藝術家氣息, 他從不穿短袖, 他身上總帶著一塊手帕, 他講話很快,但是害羞、怕生, 他從不參加自己的攝影展,因為害怕人, 他很孤獨。他是郭英聲,當代最重要的攝影家之一。這是他的記憶之書。郭英聲幼時因父親工作的關係,在七歲之前住在東京。又由於母親赴歐學習音樂不在身邊,而由保姆照顧。童年在孤寂中度過,也因此深刻影響其後的攝影風格,及往後精采、叛逆的人生。郭英聲以自己的角度,回顧其父母、童年、時代,自身的求學歷程、工作、婚姻、人生、藝術等面向,藉由黃麗群的精采文筆,寫出一個攝影家的靈魂之聲。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月份:2014年8月

03. 魷魚干電影院
什麼是「魷魚干電影院」,就是指一些很樸素、有點澀味,越嚼越有味道,就像魷魚干一樣的電影,決不是電影公司的名稱。無論是吸血鬼電影、黑色電影、文藝電影、棒球電影,還是潛水艇電影、愛情電影、歌舞片或西部片,這本書中邀集日本極具代表性的文化人——小說家村上春樹、插畫家安西水丸、插畫家暨導演和田誠、攝影家都築響一等,以如同一邊嚼著魷魚干般的輕鬆寫意,一邊推介「最冷門、最有魷魚干滋味」的超過兩百部、橫跨1920年代到2006年的老電影們。要怎麼把電影看出滋味?哪些電影讓人越看越有味道?這些當今最紅的日本文青指標人物們要告訴你,這些「魷魚干電影」能夠反覆一看再看,越看越好看,同時也有具有「讓人想挖掘的魅力」。
作者: 吉本由美
譯者:嚴可婷,張克柔
出版社:田園城市
出版月份:2014年9月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