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歐頭OTTO
人類從「從瑪莉有隻小羊」開始,走進了留下聲音的年代,錄音技術的發展從無到有地進展著,起初只是為了保存聲音記錄,求真為上;後來到了今日的多聲道環繞立體音場,求美求善,一路走來的變化不可謂不大。
然而,儘管現在年輕人滑滑手指,透過iTune甚至天天靜聽,早已有聽不完的各類音樂,發行一整套的單音年代CD,到底意義何在呢?在我看來,這套「Decca Sound The Mono Years 1944-1956」的發行,至少就有其歷史性、檔案完整性、以及音樂動聽性三方面可探討。
首先,我們來說說它的歷史性。
Decca唱片公司1929年成立於英國,儘管在1980年被寶麗金集團併購,之後又於1998年被環球唱片併購,但時值今日Decca依然堅守著它古典音樂發行的崗位。Decca不僅是古典唱片發行的重鎮,與DG、EMI、RCA等大廠齊名,當年更以大量歌劇錄音聞名,而有「歌劇出版公司」(The Opera Company)的稱號,知名的歌劇指揮蕭提、波寧吉,傑出的聲樂家帕華洛帝、蘇澤蘭等人都在Decca留下美聲。
它的蕭提指揮的華格納《指環》全集,是人類有聲文明史向這套史詩樂劇致敬的第一響禮炮,藝術地位、發燒程度至今無人能敵。而它旗下的首席錄音師Kenneth Wilkinson,更在Kinsway Hall灌錄了無數膾炙發燒友的發燒片經典,打造了「笛卡之聲Decca Sound」的金字招牌,經歷了一段錄音的黃金年代。
當然Decca的麥克風樹錄音法,在立體聲相當出名,發燒友要求的音場、定位這些音響美學都由該廠主導。但其實,Decca的名聲並非到了立體聲才竄起,在單音(Mono)年代它們就鑽研錄音重現的音場深度,以及ffrr(Full Frequency Range Recording)錄音技術。
這次這套唱片就都是ffrr錄音技術下的產物,這是Decca於二次大戰期間發展出來的高傳真錄音技術,重點是將頻率響應推到了80–15000 Hz(現在的錄音頻率響應已經發展達到20Hz-20000Hz),早期的ffrr運用在78轉唱片上,不過到了33又1/3轉的LP上頭,ffrr依然領風騷成為其他唱片同業效法的標準,是一種錄音品質的保證。
回想當年(事實上到了現在也一樣),二手LP蒐藏迷只要一拿出黑膠,看到Decca中心圓形標籤上頭的ffrr字樣,就會像挖到寶一樣欣喜若狂。
接著,我們來談檔案完整性。
大型唱片公司,尤其是像古典音樂這樣重視Back catalog建檔的,才有可能在2015年還推出60、70年前的完整錄音。這套Decca 1944-1956單音年代的錄音,就一共有53張唱片之多,全數採用笛卡之聲ffrr錄音技術,也就是等於當年最棒的錄音技術,配上全套原始的LP封面,絕對令唱片藏家興奮,尤其是那一群沒有參與到Decca黃金歲月的年輕唱片迷。
在這網路下載萬分便利的年代,或許多數人不會了解,也無從感受動這套唱片的價值。但你如果是對聲音檔案有憧憬的人,或是能品味音樂重現的美學之人,就肯定能體會到這套「Decca Sound The Mono Years 1944-1956」發行的誠意與暖暖溫度,因為它讓我們補上了人類單音時期,那個或許錄音技術落後,但演奏家跟藝人卻投入高度心血灌製的年代。
他們一次一次的排練只求留在錄音中的美好,不斷地找尋麥克風拾音的最佳擺設點,在那沒有電腦合成、不可能非線性剪接的年代,一切的成果都是時間、人力、即用心堆砌出來的,可以說是影音黑白時期的一種單純美好。
最後,當然要來討論其中的音樂動聽性。
這套唱片主要分成管弦樂跟器樂兩大部分,Decca旗下本來就音樂大師林立,加上ffrr技術的加持,我們可說這裡集結了Mono時期最頂尖的音樂音響演出,動聽性絕對過人,而且很多曲目就算到了技術發達的今日,反而找不到錄音流傳。
管弦樂部分,一直被拿來彰顯這套唱片的一張錄音,就是安塞美(Ansermet)1949年所灌錄的史特拉汶斯基《彼德洛希卡》(Petrouchka),而這個錄音內容更成為1950年Decca推出的第一張LP,歷史地位不容動搖。安塞美本來就是一位偉大的芭蕾指揮大師,管弦樂曲在他手中宛若增添了許多迷人色彩,這套中還有安塞美不可錯過的德布西《管弦作品》。
此外還有蕭提年輕時期的海頓、莫札特《交響曲》,這位指揮大師於1947年加入Decca成為簽約藝人,就沒有再跳槽他處,因此成為Decca指揮台柱,雙方超過五十年的合作,蕭提錄了多達250張錄音,其中包括45套完整的歌劇。
另外還有,老克萊巴跟維也納愛樂的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合唱》,費拉斯與舒李希特的布拉姆斯《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Hans Knappertsbusch跟維也納愛樂的布魯克納《第三號交響曲》,巴克豪斯跟克勞斯以及維也納愛樂的貝多芬《第五號鋼琴協奏曲,皇帝》等等。相信看到這裡,已經有不少人紛紛興起想要搶購這套限量重發的念頭。
先別急,還有器樂部分呢。傅尼葉的巴哈《第一號大提琴奏鳴曲》,古爾達的貝多芬《鋼琴奏鳴曲》,以及Kathleen Long彈奏佛瑞《夜曲》,甚至許多沒有走進立體聲的獨奏家,許多在立體聲時代中聽不到的夢幻詮釋。
單音錄音就效果來說當然比不上立體聲,不過別忘了,再怎麼精采的彩色照片恐怕也比不上黑白有味道。或許現代錄音樣樣都好,但是在那個類比年代,演奏家們有著自己的時代步調,以及對音樂的堅持,這些都是身處當代的我們模仿不來、復刻不易的品味風格。
透過「Decca Sound The Mono Years 1944-1956」的發行,又再度提醒了我,人類追求美好的過程中,總會留下令人膜拜的足跡。而這些足跡在逐漸失去輪廓,或是漸漸淡出主流記憶的當下,更顯珍貴。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