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大評論家 | 探索天圓地方  邂逅紫禁城| 專訪進念˙二十面體創意藝術總監胡恩威

已更新:8小时前

ree

進念˙二十面體(下稱進念)主辦,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的 「賽馬會中華文化藝術科技劇場計劃」資助計劃,今年已經是第三年,由第一年的《五行》強調齊來邊玩邊學習、尋找五行當中在日常生活的重要性。第二年的《書法》中透過書法名家徐沛之、元宇宙的孫悟空、原創漫畫人物書書和法法,講述書法的意象和字體風格。

 

這三年資助計劃主題《康熙夢遊紫禁城》誌慶故宮博物院成立一百周年,「兒童創意藝術科技劇場」將家庭大小朋友及社福機構的觀眾引入中華文明中建築的時間和空間的全身體驗。透過藝術和科技的配合,加上由黎達達榮繪畫的「中華文化 玩+學」學習教材,科技裝置現場的沉浸體驗,互動式探知,藉以感受的中華文化傳統美學和智慧。


ree

 

|《康熙夢遊紫禁城》

 

說到古代中國的宇宙觀和時空觀念,迄今經過各代思想家仔細洗練和演繹,早於春秋戰國時已有多方文獻記載,在漢代達致巔峰。其中,中華文明中關於宇宙觀的說法,有「天人合一」的說法,是意指人與天地萬物是一體的,其秩序與運作方式相通,意指人應該順應自然的規律,達到和諧共存的狀態。

 

人和天地自然萬物的感應,與西方的神秘學接近。西方學者 John B. Henderson 在其著作中指出,中國傳統思想是一種「關聯性思維」,強調宇宙萬物之間存在著相互關聯和應和的秩序,人體、社會國家以及天體運行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對應。早期中國與古希臘的哲學都有著發達的宇宙生成論和萬物構成論。若對這兩大古文明體系的宇宙論進行比較,深入了解中西文明的區別,更能充分認識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來自不同的文明的空間理論,至今仍被世人尊崇與相信,可謂各自展現獨特的璀璨光輝。

 

《康熙夢遊紫禁城》演出大小朋友一同參與呼吸練習
《康熙夢遊紫禁城》演出大小朋友一同參與呼吸練習

「進念」的「兒童創意藝術科技劇場」透過劇場科技嘗試讓不同層面的觀眾,接觸看似脫離日常卻實則影響我們生活的各種思想激盪。在創意藝術總監胡恩威的主導下,《康熙夢遊紫禁城》以輕鬆的音樂、互動的舞台遊戲,結合戲劇和投影科技及圖畫故事書等,讓觀眾進入沉浸式演出,跟著劇中主角小康熙皇帝與故宮貓狗精靈,一起唱歌解謎,理解方位、時間與自然法則,學習「呼吸練習」體驗天人合一。


大小朋友可以上舞台了解舞台的空間設計
大小朋友可以上舞台了解舞台的空間設計

胡恩威分享:「我們知道方位是活生生的存在,但好多人都未曾深究。這次學習希望和家長及小朋友,一同帶動進行,用簡單而有用的東南西北的呼吸練習,讓他們知道方向和自己左右前後的關係,以及日出日落等基本常識,了解時間和太陽的升落有其關係。」

 

演出完畢《舞台科技ABC 》環節,胡恩威還會向大家介紹舞台的科技,參與的大小朋友可親身上台觀察劇場後台的技術與設計,劇場內的台燈聲之運用方法及最新元素,透過劇場製作知識的理解和體驗,讓思維透過對劇場空間及科技「體驗」的關聯,連結與表演者的關係。


《故宮 36500 時空》藝術科技裝置
《故宮 36500 時空》藝術科技裝置

 | 《故宮 36500 時空》藝術科技裝置

 

8月底至9月頭期間,「進念」於香港文化中心的「《故宮 36500 時空》藝術科技裝置」還原了故宮建築群。胡恩威表示:「和進念以往的所製作的《建築是藝術節》面向中學生、大學生及公眾的方針不一樣。「《故宮 36500 時空》藝術科技裝置」目標是小學生及幼兒園高班的小朋友,讓他們了解中華文化與空間時空基本概念⋯⋯ 我們好像打開一扇門,讓小朋友走進入中華文化的世界,尋找中華文化的鎖匙和密碼,先得到初步認識,再透過科技加深小朋友對中華文化的興趣,讓他們在玩樂裡也得到有用的知識」。 

 

以劇場作為空間,讓兒童觀眾跳出教科書外進行學習。
以劇場作為空間,讓兒童觀眾跳出教科書外進行學習。

胡恩威分享「進念」未來發展兒童教育的看法:「進念對兒童劇場教育非常着重,這次的演出計劃更加想講『劇場教育』,以劇場作為空間,讓兒童觀眾跳出教科書外進行學習,我們要開發幼兒觀眾的感官,而不是單純只透過螢光幕或手機裡面的影像得到資訊般那麼簡單。」

 

數碼時代仍需傳統的基本功去處理和面對科技的對應和應用,他說:「劇場中的互動帶來學習觀念的改變,我們未來的教科書不應該在課堂上一本一本的書,而是利用劇場的空間與科技,去重設現代教學的空間體驗。」


讓兒童觀眾跳出教科書外進行學習,我們要開發幼兒觀眾的感官,而不是單純只透過螢光幕或手機裡面的影像得到資訊般那麼簡單。
讓兒童觀眾跳出教科書外進行學習,我們要開發幼兒觀眾的感官,而不是單純只透過螢光幕或手機裡面的影像得到資訊般那麼簡單。

 |胡恩威觀看城市和建築

 

自2009年以來舉辦了20年的「建築是藝術節」,除了建築議題外,胡恩威亦關注香港城市面貌的變化,「進念」的網頁及YouTube channel 上的「胡恩威香港」系列,提及的就是香港街道風景。 

 

香港近20年來建築一直在明顯的『退步』,這是公共空間沒辦法被有效使用。政府對空間設計的輕視,在創新和多樣性的追求與內地的建築有明顯的差別。胡恩威說:「中國內地的建築設計與美學發展引人注目,尤其在北京、上海及重慶等大城市。」中國內地的建築設計正朝著更高美學的標準和創新發展,香港則需思考如何打破投資導向性框架,回歸建築的本身和價值。」

 

胡恩威分享這次《康熙夢遊紫禁城》演出只是中華文化的入門,讓兒童和學生初次接觸和體驗文化中的時間和空間,培養他們的興趣,才能在往後發掘更深入的知識和研究。


讓兒童和學生初次接觸和體驗文化中的時間和空間,培養他們的興趣,才能在往後發掘更深入的知識和研究。
讓兒童和學生初次接觸和體驗文化中的時間和空間,培養他們的興趣,才能在往後發掘更深入的知識和研究。

文 | ASY

圖 | 進念二十面體提供

 

賽馬會中華文化藝術科技劇場計劃

「故宮 36500」兒童創意藝術科技劇場 

《康熙夢遊紫禁城》

地點 | 元朗劇院演藝廳

時間 | 2025年8月27日至31日

 

《故宮 36500 時空》藝術科技裝置

地點 | 香港文化中心地下大堂

日期 | 2025年8月28日至9月7日

 

 

——— 探索更多藝術地圖 ———

資訊投稿 |editorial@artmap.com.hk

@artmap_artplus

@artplus_plus

@ampost_artmap

 

賽馬會中華文化藝術科技劇場計劃《玩家+學習網站》

賽馬會中華文化藝術科技劇場計劃

留言


bottom of page
Art Map e-newsletter subscription form
Add other subscriptions/Unsubscribe
Reasonable Spread: Email marketing and newsletter management t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