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復刻版 | 專訪 | 專題

大評論家 | 香港藝術節 | 《TIME》| 坂本龍一和高谷史郎的非線性時間劇場
「我想這也一定是跟時間的悖論也有關吧。黑格爾的辯證法,你否定了A,有抵抗着相反的B,最終就會朝著C走過去,但是這種一開始將原因與結果切想好的想法,本身就已經內含了時間的幻象。」——坂本龍一《我還能再看到幾次每月?》 ✍️ 加入我們「大評論家計畫」,詳情:...


大評論家 | 放棄會不會太早了 | 空音央 | 青春末世物語
原以為這會是一部怪離、困於自我、叛逆、御宅族,最後還要面對壓抑、變態甚至自殺的年少人生的青春電影。日本音樂大師坂本龍一之子,導演空音央,卻逆轉觀眾對片名解讀的錯誤想像,叛逆無罪、青春有理,《青春末世物語》透過年少無知的理想追求,徹底檢視了大人被扭曲、盲目遵從社會規範的病態。...

2024 NTT Arts NOVA | 台灣 | 柯妙婷 | 一切終歸寂靜 | 臺中國家歌劇院 | 短評:坂本龍一⨉高谷史郎的TIME
「時間」是什麼?不同的視角下「時間」有著不同的面貌,有時是排序的時間,有時是現象的時間,是物理或哲學的時間,各有不同的定義。坂本龍一的《Time》是他對「時間」的思考,音樂創作本是時間的藝術,他將音樂轉化成視覺,樂譜是音樂的終始,從起點至終點。 ...

大評論家 | 台灣 | 時間作為一種意識 | 臺中國家歌劇院 | 坂本龍一⨉高谷史郎的TIME
於三月八日至十日,連續三天在台灣台中歌劇院上演的舞台劇(又被形容是一部無歌詞、非受限制的「歌劇」),以夏目漱石的《夢十夜》為發想核心,坂本龍一的樂曲,淆合了「時間」觀念,帶領觀影者重新進入思考的方向。 ✍️加入我們「大評論家計畫」,詳情:...

設計 | 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 60 週年成立晚宴 | 見證香港設計史重要里程
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迎接成立60周年,搭配了一系列的精彩活動當中包括《One To Ten》傑出校友設計以及全球設計創新研究展覽等等,並於11月29日假位於中環的The Henderson的Cloud 39宴會廳舉行一場盛大的晚宴,共同見證設計學院的重要理程。晚會雲集香港商...

Art Plus |專訪嘉義市立美術館館長陳佳琦 | 身份轉換後保持初衷,從機構出發
近年來備受國內外好評的嘉義市立美術館 (下稱「嘉美館」) 於2024年6月13日宣布,長期專注於視覺藝術與攝影史研究的陳佳琦博士接任館長。對陳佳琦館長而言,從研究者身份轉換到館長,她要以嘉義市立美術館為主體,傾聽各方意見,重新彙整機構過去的成果。面對美術館自開館以來建立的新...

Art Plus | 專訪臺中市立美術館館長賴依欣 | 臺中綠美圖創造藝術與閱讀相遇的體驗
一片純白落於翠綠之中,在流動繁華的城市中顯得格外耀眼,由 2010 年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日本知名建築師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SANAA 建築事務所)所打造的圖書館,後持續與台灣劉培森建築師事務跨國合作,打造臺灣第一座美術館與圖書館共構的建築。臺中市立美術館與圖書館所建構的「...

專輯 | 第60屆威尼斯雙年展 | 臺灣館 (三之二) |專訪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王俊傑
1997年,台灣館提出五位在台灣當代藝壇持續創作,企圖心旺盛的中、青輩藝術家:吳天章、姚瑞中、王俊傑、李明則和陳建北代表參加威尼斯雙年展。以「台灣‧台灣:面目全非」為主題,將台灣分歧多元的歷史、社會、政治生態,以「面」、「目」,「非」可「全」然預期的有趣反照,對新美學提出質...

香港藝術節 | 戲劇 | 麥子 | 從妻目前犯到眾目睽睽 | 《茱莉小姐》
曾在心理測驗中看到這類情景題:每當讀到關於出軌的故事,你會代入以下哪個角色——出軌者,被出軌者,還是第三者?有時我會想,這種問題存在著漏洞,因為當中涉及非讀者所能控制的因素,例如作者選擇敘事的角度。 改編自瑞典劇作家史特林堡,刻畫三角情欲角力為原型的世界名劇—《茱莉小姐》,...
![[2023台北雙年展]專輯 (三) | 小世界 | 台灣 | 台北市立美術館 | AI是一場炒作?AI是台抽象機器?-- 記Samia Halaby 與鮑藹倫對話](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4c1fe5_d6abefadce7544b39afc2641177ec00b~mv2.png/v1/fill/w_280,h_210,fp_0.50_0.50,q_95,enc_auto/4c1fe5_d6abefadce7544b39afc2641177ec00b~mv2.webp)
[2023台北雙年展]專輯 (三) | 小世界 | 台灣 | 台北市立美術館 | AI是一場炒作?AI是台抽象機器?-- 記Samia Halaby 與鮑藹倫對話
2023年台北雙年展開幕的首個週末, 在策展人的安排下,美國電腦動態藝術的先驅 Samia Halaby(哈拉比)和香港錄像藝術家鮑藹倫進行了一場對話。哈拉比是位抽象畫家,強調藝術對於純粹表達和情感傳遞的力量,而在畫布上創造色彩和形狀,是一種對外部世界的「抽象」再現。鮑藹倫...
![[2023台北雙年展] 專輯 (二) | 小世界 | 台灣 | 台北市立美術館 | 小世界裡的老靈魂](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4c1fe5_e881f3b9e95743fc80a4c2510fa74ecb~mv2.png/v1/fill/w_281,h_210,fp_0.50_0.50,q_95,enc_auto/4c1fe5_e881f3b9e95743fc80a4c2510fa74ecb~mv2.webp)
[2023台北雙年展] 專輯 (二) | 小世界 | 台灣 | 台北市立美術館 | 小世界裡的老靈魂
定居紐約的巴勒斯坦裔抽象畫家Samia Halaby (薩米亞.哈拉比),自1950年代末展開她的藝術生涯,被視為電腦動態藝術的先驅。她從80年代開始使用Amiga 電腦,自學編寫應用程式,來創作動態繪畫(kinetic...

設計專輯 | 香港 | DFA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大獎 |用草席製作武林秘笈|專訪《北橋船拳》設計師周晨
淺木色的草席封面上臥著一只船槳,書脊繪製了一名持槳男人,仿佛在跳一種神秘的舞蹈,這便是DFA 2023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獎—大獎(Merit)的獲獎作品《北橋船拳》。設計師周晨,一名土生土長的蘇州人,將他家鄉中的這項「冷門」非遺,通過實體書的方式帶到大眾面前。...

設計專輯 | 香港 | DFA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大獎 |四個設計典範
12月在香港獨屬「設計」的月份。除了引領亞洲的設計論壇「設計營商周」外,由香港設計中心主辦與創意香港贊助,以及來自不同機構所舉辦的城中盛事超過50項,最引領期盼的當屬「2023年DFA設計獎」。 「2023年DFA設計獎」連同三個最高榮譽獎項共有216個得獎單位,是歷來最多...


a.m.post | 2023 十一月專題 | 一 | 攝影、城市、現代性 | 台北當代藝術館 | 城市密碼・臺北賦格
當沈昭良在策展論述中將攝影與城市的相遇回推至攝影史的開端,即是1826年約瑟夫・尼埃普斯(Nicéphore Nièpce,1765-1833)的《窗外風景》(View from the Window at Le Gras),以及達蓋爾(Louis...


a.m.post | 2023 十一月專題 |二 | 視覺降速、歷史堆積與現代無痕的城市空間 | 九位創作者作品延伸討論 (一)
本次展覽回應當代館周遭的街區空間的討論,若說空間本身及空間中的物件,乃至於空間的產業發展等,都可能成為歷史意義下的賦格,那對密碼進行解碼的行動並不單純是科學的,而是倫理的。在與9位攝影創作者對話的過程中,他們談到了在本次展覽中缺席,位於中山北路另一頭的「條通」商圈(原名「大...


a.m.post | 2023 十一月專題 | 三 | 橫/縱的城市閱讀,歷史/現下的時空流動 | 九位創作者作品延伸討論 (二)
第三個組構位於心中山線形公園鄰近中山捷運站的區塊。黃郁修的《商神》、陳彥成的《都市・鐵花》,李雅妍的《悠遊赤峰》,分別從「單層空間」(商業/宗教)、「垂直空間」(商業/住家)、「橫向空間」(兩棟為一共同樣式的結構)對這一街區進行探索。黃郁修觀察到商業空間中最難以任意更動的神...


Lifestyle | 澳門 | 藝文薈澳 | 最近最多人寒暄的一句話:你去過澳門沒?「藝文薈澳」2023年7月到10月緊緊抓住你的行程
文/編輯部 圖/澳門旅遊局、藝術地圖 今年七月到十月間,小小澳門一下子迸出了約四十個藝術活動在三十多個地區展出,包括新濠天地的「Mr Doodle(塗鴉先生)」澳門首展、澳門銀河™的「BE@RBRICK藝術展」、上葡京綜合度假村的「虛擬凡爾賽宮之旅」、永利皇宮的「光影如炬:...

藝術節|奧地利|奧地利電子藝術節|北藝大新媒體藝術系|台灣作為震動的節點以媒體藝術走向世界
北藝大新媒體藝術系受奧地利電子藝術節邀請策展「震源 Epicentrum」 來自於台灣重要的藝術學院—台北藝術大學的新媒體藝術系的十六位藝術家,接受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節邀請,發表以台灣為出發的電子藝術創作「震源 Epicentrum」,為未來兩地城市的交流及高等藝術教育發展...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