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大評論家 | 台灣 | 柏森 | 視線的邊界,真實的邊界──《墜惡真相》


一家居住在白雪覆蓋的山區中,丈夫因離奇墜樓身亡,妻子成為此案的嫌疑人因而受到指控,然而唯一目擊者竟是他們視力受損的兒子與家裡的狗狗。

 

故事最初用了噪音去增添事件的雜訊,女主角為一名犯罪小說作家珊卓(由德國演員Sandra Hüller飾),受遠道而來的學生採訪,從觀影角度,我們只能觀察到面部的不自在,隨後珊卓視力受損的兒子丹尼爾外出遛狗,一連串毫無相關的事件逐一排列,背景的音樂越來越劇烈,兒子與狗狗返家,隨後是慌張地呼叫,交錯的不安感此時才告知觀影者墜樓死亡的發生。由法國導演、編劇Justine Triet拍攝的《墜惡真相》,於二〇二三年首映於坎城影展,獲凱撒獎歷史上的第二次頒發給了一名女性導演「最佳導演獎」,並包攬了包括最佳影片在內的六項大獎,亦於第九十六屆奧斯卡金像獎榮獲最佳原創劇本獎。

 

✍️加入我們「大評論家計畫」,詳情:https://www.artmap.xyz/main-page-junior-art-reviewer



| 拼湊,完整,或者什麼都不是

 

電影巧妙地以一場離奇墜樓案的發生作為敘事主軸,當中穿鑿許多他人的臆想、言說,中斷的話語或者畫面的閃現與回顧。

 

我們僅能從一段全然未知的角度進行事件的拼貼,編劇Justine Triet似乎掌握著大多數人們對於解謎的心理,為此在台詞上下了許多心思。在劇情推進的時刻,女主角珊卓不得不成為了墜樓案的第一嫌疑人,觀影者會聽見劇中旁人的譏諷與判斷,有時是毫無頭緒的猜測(例如兇手必定是妻子,因為時常地爭吵),有時是媒體的三言兩語,有時是檢察官在審問時對於性別的基礎刻板印象。

 

這都使故事不斷地繞圈、重複,像一團毛線球難以解開。因為作為觀眾,我們同以劇中的旁觀者都想問出的問題是「人是她殺的嗎?」然,真相是每一個人的真相,事實卻只能證明而得。

 

令我印象深刻,由於女主角珊卓是一名犯罪小說作家,這讓法庭的攻防、辯論被帶往了虛構與真實的猜想,當中不乏法官認為犯罪小說的書寫亦可能從現實中「取材」,轉而懷疑珊卓殺害丈夫山繆的動機。此段對白讓單純的法庭案昇華至某種關於文學真偽的解讀;珊卓冷不防地苦笑,這也使觀眾越來越接近故事的荒謬核心──為了真相,幾乎是犬儒的態度。



| 部分僅僅是部分

 

《墜惡真相》開展了好幾層敘事線,可謂非常燒腦的驚悚電影(甚至,這裡的驚悚,就是直指著解剖的執著心態)。在法庭戲後,編劇加上了觀眾遲遲等待的婚姻部分。究竟爭執是如何開始的?

 

看似反轉卻是如此赤裸地呈現在眼下,珊卓由於是德國人,與法國人的山繆在語言上兩人使用著英文作為溝通的方式。語言的隔閡也彷彿成為了心中隔閡的具象。其次,亦可以從爭吵中得知珊卓在事業上來得比山繆還要成功,她陷入了社會對於成功女性的假想與責備。丈夫在各種情況的不順利,為自己的軟弱衍生出了各種藉口,若保持理性角度看待,在雙方妥協的事情裡,經常變成了丈夫獨自認為的委屈。

 

電影嘗試跳脫這種二分法,它迫使觀眾必須仔細地重新檢查這些事情的回顧,在只有對白的情節裡,我唯獨感覺到最有張力的時刻,是當山繆吼著珊卓的「不公不義」時,珊卓(彷彿以不只是妻子,而是身為女性的被指控者的身分)切憤地說著:「你無法面對你的野心,因此你遷怒於我。」

 

| 想像中的受害者

 

顯然電影並非刻意隱蔽「加害者」,而是在於這份加害遠比事件中提及的兇手、嫌疑犯更加深邃且難堪。

 

我們如同劇中視力受損的兒子,無法真正地「看見」事情發生的原貌乃至過程,只能經由推測與物件的關聯去為自己的困惑解答。而同理,真相本身可能極為諷刺又矛盾,丈夫山繆在社會對於男性設立的框架裡是失意的,他因此陷入落寞,包括兒子雙眼的受損(從談話中我們得知)亦是來自於他某次不謹慎的後果。

 

這重重困難將婚姻成為了真相的子命題(而非完全因素),觀眾能見社會對於性別加注的態度如同縮影一般附著在珊卓和山繆身上。而大眾之所以離真相遙遠,正因欲求的並非過程與背後所有繁雜的原因,大眾索要的,只是一個粗暴,並且能夠餵飽其窺探慾的「答案」。

 

解讀才是電影直擊的最關鍵,我認為也是對於所有事情的重點:判斷的耐心。



| 觀眾只能停留在「真相」之前,我們無法可得,也使結局不落入俗套。該說它是屬於開放式結局嗎?我認為它打從電影一開始就選擇了申論一道攸關「判斷」的概念和價值。

 

電影明確地將觀影者擺放在無知的角度,因此它並非要讓觀影體驗是屬於逐漸明朗化的,相反地,觀影體驗從原初的淺薄、平面,變換成多角度的預設。

 

《墜惡真相》可謂成功地將一龐大的社會父權體制壓縮進入在兩小時半的電影,厲害的是,對白幾乎無懈可擊、拳拳到肉。它像一個大多數人身邊都有的那種朋友──願意陪你花時間針對令人費解的問題慢慢細談。它不輕易察覺,卻讓你非得主動細膩觀察。

 

最終,我們無從得知是否確實由珊卓殺害了自己的丈夫,我們也無法知道視力受限的丹尼爾是否因為害怕再次失去親人,而選擇為母親作偽證。或如那古老的反詰一樣,我們唯一能知道的,正是我們並不知道。而這份並不知道,才能清晰地提醒著我們:輕易而得的真相是如此零碎不堪。

 

撰文 | 柏森

圖片 | 《墜惡真相》劇照 / 好威映象提供

觀影 | 電影《墜惡真相》Anatomy of a Fall

時間 | 2024年1月31日、4月6日

 

——— 探索更多藝術地圖 ———

資訊投稿 |editorial@artmap.com.hk

 

Commentaire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