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表演藝術觀察筆記 | 綠葉劇團 | 叩問傳統·思考當代 | 身體訓練研究計劃 (五/上) |當你找到一種很真摯的語言時,你的雙手是如此地強而有力。

ree

「當你找到一種很真摯的語言時,你的雙手是如此地強而有力。」——伊里娜. 凡洛娃,56歲。

 

伊里娜生於1969年的蘇共俄羅斯。由於父親是當地小有名氣的戲劇導演,她自幼便在父親的薰陶下迷上了傳統戲劇。對伊里娜而言,成長的回憶是寧和而沉悶的,永遠都是被厚實的白雪覆蓋的無人街道,背不完的生物單字和數學公式。戲劇和家裡僅有的一台電視機成了她認識世界的唯一渠道。只是每次看著電視機裡閃爍的主持人,伊里娜都會感到說不出口的怪異。「一切都過分完美了,所有節目都在你預料中。這樣的日子到底有甚麼樂趣?」於是直到大學為止,爸爸執導的戲劇成為了她在這個無聊小鎮中唯一的樂趣,每次看爸爸的演出,聽他和演員們的談話內容時,伊里娜都有種穿越了通往異世界的傳送門的興奮,因為另一端充滿了未知的驚喜等待著她。

ree

1995年,蘇聯解體的六年後。伊里娜毅然放棄了在俄羅斯的工作和婚姻,孑然一身和情人私奔到象徵著另一個世界的西歐。在比利時她首次接觸到舞台和服裝設計,並在知名導演Alexander Jodorowsky的引薦下接觸到偶戲。在初次登台時,操控著那貓咪大小的人偶,伊里娜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力量從自己內心深處湧至身體各處,再匯聚到操控著人偶的那隻手上。霎那間她領悟到原來這就是一直以來她在探求的東西,一股自童年以來一直壓抑著的強大生命力正透過那隻人偶綻放開來,在白光射燈下宛如深邃的黑夜裡那顆最耀眼的星星。

 

值得一提的是,在訪問時,我留意到每當談起偶戲時,伊里娜烏黑的瞳孔都會亮起火焰似的光芒。聽她談木偶讓我相信靈魂是確實存在於人的身體裡的。

ree

----------------------------------------

我第一次接觸到木偶是八歲的事。

 

那是一天爸爸從劇院回來後帶給我的禮物。教士模樣,和哈士奇幼崽差不多大,桃木製的木偶。木偶的臉是紙造的,粗糙地畫上五官,眼睛則是兩顆烏黑發亮的假寶石,乍眼看去像兩顆抹了油的黑橄欖,披著麻灰長袍。不過由於肢體可以自由移動,因此很快成為了我童年的親密夥伴。是真的,你能想像嗎?那種觀感很奇妙,不是在蘇俄背景長大的人是很難明白的,一個如此平庸的木偶對兒時的我而言就像打開另一個世界的大門,充滿了神祕色彩和想像空間,帶著些微挑戰禁忌的快感。

 

這是因為在蘇聯人們是不被容許擁有宗教信仰,就算有也是極其有限的彌撒,更沒有人會公開宣布自己的虔誠的信徒。我們從小被教育成要成為信奉科學和歷史的精英,未來必須為國家作出貢獻。這一切都必須是有框有條的,理性的。但宗教卻是個例外。就像秘密棲息在老大哥眼底下的某種帶古老儀式性的存在,在死氣沉沉的眾多物品裡散發著與眾不同的氣息。

ree

記憶中成長的城市總是有種難以言喻的怪異。明明我出生時俄羅斯已經擁有不錯的現代化成果,我們家屬於知識分子階層,人緣不錯,收入也不低,還買得起電視機和汽車。為甚麼我總覺得回憶中的家鄉有種與世隔絕的孤獨呢?是因為青春期對世界充滿了朦朧的好奇心嗎?人與人之間彷彿有層看不見的隔膜悄悄阻礙了真誠的交流,每當發生這種情況時人們便會相視而笑,落入尷尬的沉默中。以父親為例,他是一位偉大的劇作家,一直堅信戲劇能展現人類靈魂深處最真摯的情感流動和思想。不過每次他在餐桌上聊起一些工作時不能談及的事情時,媽媽都會瞧了他一眼後很快低頭吃飯,和樂融融的晚餐瞬間被尷尬的沉默籠罩,爸爸也就識趣地收聲了。

 

我並不是對那張薄膜後的真相感興趣,只是長久以來這樣的成長讓我習慣把真實的感受織成厚實的蛹。但這並不代表這些感受會消失,它們就如同卡在胸膛的一塊圓盤,不上不下,阻止我繼續思考下去。


我進入大學後選修了歷史,打算畢業後就到學校教書,也和當時的男友結婚了,並很快誕下一個女兒。本以為自己的人生就這樣平步青雲走下去,在一個陽光明媚的平和午後,坐在圖書館自修時卻忽然傳來蘇聯解體的消息。甚麼?我的第一反應是蘇聯是不可能解體的。雖然這個國家存在著不少的問題,但是領導和組織一定會為我們妥善打理好。打開電視機,裡面全是亂七八糟的時事評論和新聞報導,華沙工人組織遊行示威,俄羅斯哪裡又鬧糧慌了,匈牙利的民眾包圍了西歐國家的領事館請求庇護。頭腦頓時只剩下一片嗡嗡作響的空白,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那幾天我就像中毒般坐在電視機前不斷看著新聞報導,嘗試和大學學到的知識比較。

 

當然,完全無法比較。當偉大的蘇維埃倒台後,整個世界都亂了套。人們就像失去操偶師的木偶紛紛掉了線,愣在原地慌了起來。但愈動木偶的線只會愈纏成一團,理所當然地也在資本主義湧入的那幾年染上了毒癮,酗酒等毛病。街道上盡是癮君子或醉酒漢,髒兮兮的,以往被人們尊崇的文藝戲劇都蒙上了厚厚的灰塵,無人再問津。

ree

1995年,當冬季的最後一絲陽光抹入靛青的城市剪影之際,俄羅斯已經淪為混亂不堪的國家。我收到了來自情人的私奔的邀約。一股洶洶的衝動瞬間自內心深處湧至身體各處,溢滿了空蕩的腦袋。與其繼續留在混亂失序的家鄉庸庸碌碌,我當下做了一個重大的決定:離開俄羅斯,去西歐。

 

那幾年我在阿姆斯特丹修讀了幾年的設計,然後流轉到比利時。

 

比利時的生活是混亂的,也是自由的。走在布魯塞爾古樸的街道上,我驚奇地打量著周遭的一切。這和我認知中的西歐完全不同,牆壁上那些亂七八糟的塗鴉和家鄉井然有序的城市規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我實在無法相信俄羅斯的旁邊還存在著一樣一個平行世界!

 

然而當你32年來被安排好的人生忽然被轉換成輕盈自由的人生,這樣極端的轉變讓我在興奮不已的同時也難以按耐住內心的不安。前程是未卜的,迷朦的前路充滿了不少危險,但也隱藏了各種機遇。你必須側耳傾聽,拼盡全力才能在迷霧中抓住這些一轉即逝的機會。

ree

一切都是未知的進行式,我只能全副精力投入新的生活裡,徹底和那遙遠的小鎮裡的自己道別。那段日子過得很快,也發生了很多事,簡直就像大雪般密集的事件悄然覆蓋了從前的回憶,埋藏了舊的我。

 

畢業後,我需要在西歐找份工作謀生。出於小時候爸爸的耳濡目染,我決定找份與劇場有關的工作。在輾轉做過表演服裝和舞台設計的幾年後,我在熟人的引薦下到了當時在法國駐場的知名導演Alexander Jodorowsky導演麾下演出一場木偶喜劇,並深深愛上了這項藝術獨特的魅力。為甚麼我沒有經驗也參與那場演出?一來初生之犢不畏虎,二來木偶總讓我想起那遙遠得彷如上個世紀的童年。對漂泊在異國他鄉的35歲的女人來說是十分親密的機遇。


可以說說偶戲的魅力,或與其他當代戲劇不同之處嗎?

 

偶戲簡單而言是透過木偶去講故事。木偶不是人,所以可以做到一些演員無法做到的動作,因而賦予了想像空間最大的可能性。例如當我們在劇場想要呈現一個角色文思泉湧的狀態,一般真人的演員充其量只可以透過面部表情和細微的肢體動作呈現,但偶戲裡你卻能把木偶的頭甩出來,手飛出去,來呈現一種頭觀八方,手寫不停的極致的意象。而且不少木偶會比真人大或小許多,或者有著怪異的造型,讓觀眾產生種「反正都是假的,就儘管看看它想說甚麼吧!」的想法,從而在演員和觀眾間創造出一個脫離於現實的想像空間,有了這樣的距離感,我們就更放心去訴說真正的想法和感受。

ree

你的意思是偶戲讓初來乍到西歐的你說出了一直以來在內心難以表達的情愫嗎?

 

是的,木偶就像演員(我)的一個分身,幫我以「人格分裂」的方式把情緒表達出來。當我站在舞台時我感到體內有股前所未有的生命力如泉水流遍全身的器官,長久以來卡在胸膛深處那塊灰白的圓盤似的東西正輕輕地撼動著,那些難以言述的情愫竟然都順利地化為一個個清晰的念頭,透過我手上的木偶展現出來。它們不是明確的說辭,因為我一直以來都不擅言詞;它是一種抽象的感受,就像披頭四的音樂或塔可夫斯基的mise en scène,你只能感受,卻無法說出。白茫茫的射燈照向我,數百名觀眾的眼睛都匯聚在我手上的木偶,我卻一點也不害怕。

 

因為我找到了屬於我的語言。


ree

就像魚在水裡才能游動,鳥在天空才能翱翔,偶戲是唯一能和我的思緒內心完美拼合,把屬於我最真摯,最漂亮的想法「說」出來的方式。這是非常重要的。當你找到一種很真摯的語言時,你的雙手是如此地強而有力,宛如來自靈魂深處的轟鳴共振讓你無法不克制住因為興奮而顫抖的身體,但那股野火燎原般暴烈的熱情又讓你不得不與全院那數百雙眼睛小心翼翼地傳達這些感受,深怕漏掉一點細節。

 

這樣的覺悟,無論是對於演員,還是一個普通人來說,都是再珍貴不過的能力。我從來不後悔離開俄羅斯。雖然並不是特別厭惡之前的人生,但我更喜歡自己的第二人生,遇上偶劇的人生。

 

(以上記事受操偶師娜塔莎. 貝洛娃(Natacha Belova)的真人故事啟發改編,並獲本人授權刊登。娜塔莎現居於比利時,為職業舞台表演者及操偶師,並與另一名合夥人Tita Iacobelli創辦了一間小型戲劇公司。)


文 | 鄧皓天

圖 | 綠葉劇團提供

Photo Credit | Ho Tung Shing

 

 

——— 探索更多藝術地圖 ———

資訊投稿 |editorial@artmap.com.hk

@artmap_artplus

@artplus_plus

@ampost_artmap

 

*本計劃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藝能發展資助計劃」的資助

This project is financially supported by the Arts Capacity Development Funding Scheme of the Government of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活動內容並不反映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意見

The content of these activities does not reflect the views of the Government of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留言


bottom of page
Art Map e-newsletter subscription form
Add other subscriptions/Unsubscribe
Reasonable Spread: Email marketing and newsletter management t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