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第20屆台新藝術獎】17組入圍名單公布 彰顯當代思維

第20屆台新藝術獎公布入圍名單,本屆被提名並同意參選總件數為110件,其中表演藝術因疫情的停演衝擊反映在提名數與入圍數相對低於過往,110件提名中包含視覺藝術67組,表演藝術43組;入圍則視覺藝術10組,表演藝術7組。入圍的17組展演將於5月底競逐「表演藝術獎」、「視覺藝術獎」(獎金各為新台幣100萬元),以及不分類的「年度大獎」(獎金新台幣150萬元)三大獎項。



第20屆台新藝術獎入圍名單(依視覺、表演入圍作品筆劃序排列)


【視覺藝術】

《土步.土語|洪政任研究展》洪政任、楊順發、吳孟真、林小溪

《父親的錄影帶_碧兒不談》楊登棋

《月桃B面》黃立慧(2021綠島人權藝術季)

《不好意思…請問一下這個怎麼打開》李亦凡(2021亞洲藝術雙年展)

《勒法利計畫》莊偉慈策展

《最後身影之後》黃亦晨

「棉花研究計畫」:《三分之一之外-棉花研究計畫第四章》、《軸梭延承出的---棉花研究計畫番外篇》、《對蹠點:康雅筑個展》康雅筑

《裹山》林介文策展(2020-2021 Pulima藝術節)

《複本》廖烜榛、黃奕捷

《總是春光乍現》致穎


【表演藝術】

《王心心吟唱─長恨歌》心心南管樂坊

《王子.哈姆雷特》身體氣象館、人力飛行劇團

《母親.李爾王》身體氣象館、窮劇場

《江/雲・之/間》賴聲川 / 表演工作坊

《共狂》李貞葳(2021桃園鐵玫瑰藝術節)

土地計畫貳部曲《國姓爺之夢》/三缺一劇團

《感傷旅行(kanshooryokoo)》人力飛行劇團




視覺類媒材多元 議題關注社會各面相


10組視覺入圍作品風格迥異,運用各類媒材,設置展陳空間及場域調度,關注議題多元,包含楊登棋的《父親的錄影帶_碧兒不談》探討親族中對酷兒議題的迴避與和解、黃亦晨的《最後身影之後》直面親密關係暴力創傷與救贖、黃立慧的《月桃B面》透過母親的角色提煉出面對轉型正義的感性層次、廖烜榛與黃奕捷的《複本》以淨白的空間與殘響,冷靜召喚抗爭運動的身體記憶、致穎的《總是春光乍現》突顯當代影像機器與圖像技術的政治/權力/種族問題。



本屆不少作品亦為長時間考察與田調,探索地方場域與大環境轉化的互動關係,康雅筑的「棉花研究計畫」以棉紡/織品為題,深度探討消費文化如何影響傳統產業與自然環境;林介文的《裹山》以不可為而為之的行動,以編織裹敷山林、戰爭與迫遷的傷逝;《土步.土語:洪政任研究展》透過對台灣攝影「野生派」代表人物的作品研究,以其異質圖像突顯台灣社會與環境災害史;莊偉慈在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的《勒法利計畫》細膩勾勒空間特殊肌理,並重探空間與城市關係。此外,隨著影像科技的發展,藝術家運用電玩及影音媒材於創作,手法及呈現方式耳目一新,如李奕凡的《不好意思⋯請問一下這個怎麼打開》以「遊戲引擎」與實時影像,開發電腦圖形的美學特質與奇異時空。



表演藝術入圍以戲劇類居多,獨角戲作品受青睞


本屆7件表演藝術作品當中,以戲劇類作品比例最高。其中,多位資深編導新創作品再次入圍,包含賴聲川導演以經典作品《暗戀桃花源》35年後補述戀人擦身的空白,演繹時代洪流下的缺憾,架構出重省冷戰敘事視野之作《江/雲・之/間》;王心心突破傳統南管戲曲,一人吟唱出劇力萬鈞的《長恨歌》;王墨林導演分別與鄭尹真、楊奇殷以「獨角戲」反身翻掘莎翁劇作,《母親.李爾王》及《王子.哈姆雷特》以演員身體與當代的生命政治辯證雙雙入圍;同樣由崔台鎬獨角演出的《感傷旅行》,導演黎煥雄透過高度文學語境與牯嶺街小劇場空間的縱深延展,作者精神信念與台灣左翼歷史脈絡層疊交織,以此向文學作家陳映真致敬;魏雋展導演首次與編劇胡錦筵合作,作品《國姓爺之夢》將時間拉回大航海時代的台灣,多語交雜多權爭奪,折射出台灣多重殖民/移民的繁複歷史;而今年唯一舞蹈作品《共狂》,編舞家李貞葳與美國音樂家Dutch E首次合作,舞蹈結合現場鼓樂演出,以穿透性的聲響解放/鬆綁疫情下的身體與精神狀態。



獎項由台新金控支持,第20屆台新藝術獎九位提名觀察人王柏偉、王寶祥、王聖閎、汪俊彥、吳孟軒、吳思鋒、黃大旺、蔡佩桂、龔卓軍經過獨立提名,再經複選會議合議選出入圍作品。17組入圍作品將於5月下旬進行決選,預定5月28日頒獎典禮現場揭曉「表演藝術獎」、「視覺藝術獎」以及不分類的「年度大獎」三大獎項。





Comentarios


bottom of page